351.番外一 穷途末路[第2页/共5页]
“说得好。明天早晨,陛下能够多吃一块桂花糕。”
“或许他只是想做个告终罢了。”程青懒洋洋隧道,“割下这颗头颅,送回长安,或可博得他家浑家一笑呢?要晓得,当年若不是出了这个小不对,或许先帝御驾亲征的功劳能更上一层楼。”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逃到了这一片蛮荒之地,假作是高句美人。他只能丢弃本身的姓名与身份,作为一群高句丽山匪活下去。合法他觉得这一辈子能够都会如许麻痹地过下去的时候,先帝驾崩、幼帝即位的动静传来了。他顿时欣喜得不能自已,觉得本身的机遇终究来了。但是,支出了收藏的大半财物,好不轻易说动了高句丽与靺鞨再度结合,却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他想起码能报当时的两刀之仇!!
景云元年,听闻大唐天子驾崩,尚不敷三岁的幼帝即位,靺鞨与高句丽残部便传来蠢蠢欲动的动静。朝廷当即暗中集结粮草,增加边疆防备,诏令河北道、关内道诸州府随时听候调兵。第二年初,东北方向公然乱象渐起,由杜太后做主,将天水郡王转任幽州多数督,兵部侍郎王子献则封平州多数督。
“孙果毅说,有八成掌控。固然他们蓄了须,也换了高句美人的打扮,但举止饮食仍然有大唐人的做派。并且,一个如此可当作是例外,但数十人上百人都是如此,便不会是例外了。更何况,那些高句美人与他们也非常疏离,不让他们与雄师一同败退,而是摈除他们单独逃窜,应当是对他们心有顾忌。”
转刹时便是十几日以后,大唐与靺鞨、高句丽之战已然靠近序幕。靺鞨与高句丽最后一次结合起来,试图回师反击。但是,打算得倒是好好的,也不知怎地,靺鞨的大可汗驻扎之地却正巧赶上了带领数百兵士在外头转悠的平州多数督一行人。
当原河间郡王李谌带着所剩无几的亲信们来到靺鞨汗帐时,本能地感遭到有些不对劲。这些靺鞨骑士确切精干非常,但看起来却不像是在山岭当中捕猎度日的胡人,更像是——贰心中一凛,给亲信们使了个眼色便要寻借口分开。
相形之下,阿谁时候手握重兵、英姿飒爽的胜州多数督河间郡王,现在却似是朽迈了二十载,穿着打扮与高句丽布衣无异,浑身高低仅仅只余几分上位者的严肃。六年的流落不定,痛苦煎熬,令他华发丛生。本来不过是三十余岁的年纪,现在却如同五六十岁的老叟普通。
数日以后,逆王李谌的头颅被枭首示众,挂在了长安城城门前的长戟上。
回到营中,王多数督遂拿了将士们特地挑出来给他留下的靺鞨珍宝。但是,他却瞧也不瞧里头红灿灿的宝石项链,而是用装珍宝的檀木盒,将逆王李谌的首级放了出来,又堆了很多香料防腐。
*******************
中间驻守的无知卫士们则禁不住想道:不愧是多数督,连浑家的爱好都如此与众分歧!!
在明知本身已经孤军深切,随时都有能够被靺鞨部落包抄的环境下,这位多数督却涓滴无惧,竟然如劈瓜切菜似的就将汗帐攻了下来。保卫汗帐足足有上千靺鞨懦夫,被他带领的兵士杀了六七百不足,剩下的都捆起来做了俘虏。
他的亲信们毫不游移地紧跟厥后,唯有嫡次子呆呆地立在原地,俄然喃喃道:“为何会如此……本来我也该过着如许的日子……我也该……”作为宗室郡王之子,他也本该如此玉树临风,安闲自如,而不是如鼠辈普通四周逃窜,乃至比那些有田有地有家的布衣还不如。当年父亲谋逆发难时,他不过十一二岁,只想着本身今后会是太子,底子从未想不对利以后将会过着如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