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归去来3(大结局)[第2页/共3页]
“真不仕进了?”
“三郎不必这般看着我。”七娘的声音衰老,“这复书很傻,我晓得的。人间天上,没小我堪寄。”
说罢,又兀自笑笑点头。
“我又不是心胸天下的人。”
【剧终人不散,番外补遗憾。容我歇口气,放松喊一喊。】
“观主观主!”一年事稍大的迎上来,“可算醒了,门外有人肇事,吵着要见谢文姬夫人。”
“小王大人,这是来体味官方痛苦了?”
“《宋文大观》还未成,我算着两年应是够了,也算不孤负他的教诲。至于以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下之大,我想着去云游。四周逛逛,也看看别国的文章与风景,大师一处论一论。”
“大略,我也是假装他还活着吧。这般通信,成全他,亦是成全我本身。”
七娘盘腿坐在床上,半含睡意,笑了笑:
七娘轻哼一声,正如幼时普通:
蔡云衡披上道袍,朝窗外探了探头:
鉴鸿司中,一名年过六旬的白衣妇人手握笔管,含笑念了一回,对劲地点点头。
“晨风淡月腐败处,品鉴春鸿第一流。”
“不了,今晨才撒了种,过会子还去看看。转头若真长成了,给你送些来。今后我长日于此劳作,免不了讨茶的时候!”
当年王家被贬黄州,绍玉的确种过杜鹃,还常寄予七娘。虽说收到时俱已枯萎,可绍玉的情意总能令人会心一笑。
这是陈酿的手札,每年一封,多是说些平常琐事,也偶有诗文。七娘细心收好,紫檀匣子里已存了几十封。因着经常翻阅,不免显得旧些。
鉴鸿司中传来朗朗读书声,皆是十来岁的女孩子。一颦一笑,恍若汴京谢府秋千架下,阿谁无忧无虑的小娘子。
七娘掩面轻笑,挥挥手:
………………………………………………
“是个农夫,扛了把锄头,也不知田在那边,竟有胆量上我们这里闹!”
“三郎,你……”七娘有些莫名。
她又坐回案上,执笔要复书。
见七娘去后,方才那女孩子又探入脑袋,冲着绍玉打趣道:
“大略是小道们年青,爱闹腾些。”
小道姑们面面相觑,无不惊诧。蔡云衡清了清嗓,方带着小道姑们去了。
绍玉也不恼,只看着七娘老态的背影,道:
山间一声鸡鸣划破蒙蒙亮的天,本来平静的文姬观竟也显得喧闹起来。
“王夫子,谢夫子本为女流之辈,却比王夫子更像先生呢!”
小道姑噘着嘴:
七娘点点头:
至此,鉴鸿司女学立于文林,经数代不衰,与程朱理学并称南宋两大学派。
绍玉嘿嘿笑两声:
说罢,摇点头遂往天井踱步。
七娘咽了咽喉头,竟噗嗤一声笑了。
“带我去看看。”她道。
“甚么人?”七娘道。
小王大人?
绍兴十五年,谢文姬云游至楚地,创建“鉴鸿司”女学。
七娘心下一酸。
“你忘了,在黄州时我还种过杜鹃呢!种粮食又有何不成?”
“字是练得更加好了。”一名老者杵拐行来,赏过一回,叹道,“更加神似他的笔法。”
“七娘!七娘你开门啊!这些小蹄子连我也敢拦,你得好好说说啊!”
绍玉点头。
………………………………………………
昨夜熬了好久,七娘与蔡云衡都睡到了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