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骁骑 > 【第340章】 经略长安(终)

【第340章】 经略长安(终)[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的,李傕还命令铁陀帐下的郡府兵除留下两万青壮将士守城以外,余下三万余郡兵寻觅无主荒地,开垦屯田。各郡县郡兵兴建河渠,以供灌溉之用;修建驿道,疏浚长安与凉州的通道。

这些名流当中,另有一人比较成心机,那就是平原华歆华子鱼。暮年董卓迁都长安时,华歆借机逃遁,走武关入南阳。袁术想将他招入麾下,他却看不上袁术,不肯退隐,厥后碰到太傅马日蝉受命安抚河东诸郡,他便做了太傅府部下,又回到长安。做了太傅府属吏以后,他几次三番要求太傅马日蝉为他谋取外放的机遇,怎奈两年来长安局势多变,一向未能成行。不久前,他好不轻易从王允手上谋到豫章太守之职,还没分开长安就碰到长安大乱,只能躲在百姓家中暂避。随后,武威军和西凉军大战,长安各处关隘全数封闭,华歆想走也走不了。比及长安稳定以后,他刚筹办前去豫章郡上任,便被征辟为征西将军府佐吏,还接到太学教员的诏令。

长安城次序井然,治安杰出,百姓糊口安宁,垂垂规复昔日繁华。商店林立,酒坊和堆栈如雨后春笋般兴旺生长,烟花柳巷中的风月酒楼也悄但是生,并敏捷增加,莺歌燕舞,好一派繁华气象!

李利对此反倒很安然。因为他晓得民气这东西很首要,也很奇妙。争霸天下决然不能落空民气和百姓的支撑;但是。眼下西凉境内收取民气并不是最首要的。得民气不易,但失民气却很轻易。生逢乱世,群雄并起,民气民意并不能摆布天下大局,而真正能够决定天下局势的人,还是手握雄兵的气力派诸侯。西凉境内谁才是真正掌控者呢?只如果明眼人都晓得。西凉二州乃至长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是他李利,而不是李傕。

筹建两大学府时,长安朝廷发往各州郡的天子圣旨多达上百份,征召三百余位天下名流和武学兵法名家前来长安授学。征召圣旨中,高密郑玄郑康成,北海相孔融、管宁、邴原,河内赵商、清河崔琰、王基、国渊,平原华歆,襄阳庞德公、司马徽等各州名流鲜明在列。武学和兵法名产业中,朝廷征召涿郡卢植、南阳黄忠和游侠王越等人。

自此,长安太学正式运转,首批三千名门生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退学受教。

李傕辅政后的第一项政令便是西凉二州实施减赋养民之策。

自从龙骧李府叙谈以后,朝廷再次公布诏令,敕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开府,位及三公,摄国辅政。

七色采虹横贯天涯,灿艳非常。

至此,李傕登上了权力顶峰。固然他没有像董卓和王允那样升任太师或相国之职,但一样位极人臣,具有摄国辅政之权,实际权益涓滴不逊于昔日的董卓和王允。

在此期间,长安太学和讲武堂接踵完工完工,而征召名流前来授学和招生退学事件也同时停止,书院和讲武堂完工之日,就是两大学府正式授学之时。

值得一提的是,高密郑玄本来能够避开征召,因为他正在徐州出亡,不在兖州。只可惜李利恰好让人把征召圣旨传到徐州刺史陶谦手里,成果陶谦亲身去登门聘请,随后派亲兵把他送到长安。而襄阳庞德公和司马徽二人成心遁藏,神龙见首不见尾,荆州刺史刘表一向没找到人,故而此二人没有接诏。除此二人没有接诏以外,其他各州郡的名流几近都是奉诏而来,两个月内前后到达长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