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斩尽杀绝(下)[第2页/共3页]
陈宫见王允一意孤行,底子听不出来谏言,随即埋头跟在王允身后,再未几言。不过他眼底的忧愁和绝望之色愈发减轻,神情非常不安,眉宇间另有一丝于心不忍之情。
在间隔宫门不到五十步的围观人群里,李挚鲜明混在此中。他对蔡邕这般出人料想的行动非常不解,刚才他若不是顾及李利将蔡邕毫发无损带归去的号令,当场就打晕蔡邕,然后带他出城。岂料他稍稍踌躇之时,蔡邕却径直跑到宫门下给董卓哭丧,导致本来安排安妥的出城打算横生枝节。
王允对陈宫之言充耳不闻,不屑地摇点头,当即信心满满地大声道:“我有奋威将军吕布,何惧西凉贼军!”
“太师,蔡邕垂白叟对陛下忠心耿耿,岂是谋逆之人?何况他乃当世大儒,弟子故吏颇多,如若杀之,恐怕会遭人非议。”再次看到王允竟然杀气如此之重,动辄就命令杀人,陈宫忍不住再次谏言道。
恰逢这时,陈宫出列走到殿前,上奏昨夜与王允筹议好的招降安抚事件,要求天子下诏,宽恕董卓翅膀。赦免以李傕、郭汜为首的浩繁西凉将领,武威李利的名字鲜明呈现在陈宫口中。只是不知是成心还是别的启事。陈宫上奏时决计将武威李利的名字放在前面。与普通西凉将领放在一起,试图混合视听,瞒混过关。
王允神情冲动地迈上高台,满面红光地坐在太师椅上,间隔龙椅独一数步之遥,位置仅比龙椅低三尺,居高临下俯视满朝百官。
眼看百官们大多拥戴王允之言,而天子刘协也非常意动,似有应允之态,陈宫顿时心急如焚。随即他刚强己见地大声说道:“陛下、太师,李利、李傕和郭汜等人皆是西凉大将,手握雄兵,勇猛善战,气力极其强大。如若不赦免他们的罪过,那就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一旦他们被逼无法起兵反攻长安,局势将不成清算。长安城固然高大坚毅,却也挡不住十余万西凉雄师的强攻,倘若他们狗急跳墙,日夜攻城,那陛下和臣等百官恐怕又要危在朝夕,性命难保啊!”
但是,当王允看到大殿上神情暗淡的吕布时,一刹时贰心头的炽热蓦地冷却,一股滔天恨意涌上心头。
“公台不必多言。蔡邕此前便与董卓来往甚密,又是贼将李利的岳父,现在更是目没法纪,光天化日之下公开索要董卓尸身下葬,罪不成赦,理应杀之!”王允看也不看陈宫一眼,语断气决地厉声道。
不成想,蔡邕在宫门下越哭越悲伤,竟然要求保卫把董卓尸首的校尉解下尸身,他要为董卓殓尸下葬。幸亏那名校尉熟谙蔡邕,不敢动粗,也没有难堪他,只是好言劝说他分开。
这类感受实在是太美好了,让民气醉神迷,傲视天下!
“诺,末将领命。”听到王允的号令,魏续昂首看了一眼吕布,见他悄悄点头后,随即欣然领命,大步拜别。
事已至此,李挚只好藏身于围观人群中,见机行事。除此以外,他也无计可施,但庇护蔡邕的安然倒是他的首要任务,绝对不容有失。(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启禀太师,蔡中郎在正阳门要求为董卓收尸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