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有呆子[第2页/共3页]
沈老爷和结发夫人何尝不晓得,沈安然的心,是在那位龙女人的身上。
沈家的不美满,沈老爷的不美满,便来自于结发夫人生下的这个儿子。
偶尔去一次天香楼,沈安然回府以后能够傻乎乎地笑三天。那是因为,沈安然再次见到了伊人。
沈老爷和结发夫人本来筹办,找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儿,悄悄地去天香楼试一试。但是,京师当中,好似谁都没有传闻过,有媒婆儿去天香楼提亲的。
现在,沈安然已是弱冠之年。
沈安然束冠之年时,若非沈老爷一再婉拒,表示沈家先人,偶然宦海,沈安然已被归入翰林院,做了纂修。
拿起书,沈安然看到的是伊人的如玉容颜。执起笔,沈安然画的是伊人的颦颦含笑。操起琴,沈安然奏的是伊人第一次奏的那一曲《女儿行》。拈起子,沈安然想到的是伊人的翠绿玉手。
那是沈安然第一次见到龙女人。
这位平妻为沈老爷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以后,又与沈老爷通力合作,大发神威,在接下来的几年时候里,隔年有收成,隔岁有产出,前后为沈老爷又生下一个儿子和三个闺女,直乐得沈家阖府之人在那些年里连走路都是带着喜气的。
这第二房夫人确切也不负沈家众望。
从天香楼里抬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人入沈家,并且沈安然是铁定要和她结发的,这,如何能不让沈老爷忧愁啊?
天香楼的女人,不是你想抬就能抬回家的。
如此判定,即便沈家本年就能把龙女人抬入沈家,龙女人起码也已经有二十六七了。
只是,这件事,难办啊。
沈安然发了呆性。
沈安然六岁的时候,便能够与沈老爷辩经史。并且,沈老爷每次与沈安然辩经史时,若不使出做老子的严肃,必定会被沈安然辩得狼狈不堪。
只一次,沈安然便将本身的心留在了天香楼。
愁归愁,但做父母的再愁,沈老爷和结发夫人也不忍看着本身的小儿子每天如许愁,更不能冒着看本身的小儿子愁上一辈子的风险。
沈老爷和结发夫人对沈安然没有太多的希冀。沈老爷和结发夫人对沈安然的希冀是,他能够安然生长,平生安然。
沈安然的心,在天香楼。精确地说,沈安然的心,在天香楼里那位龙女人的身上。
但是,沈安然做到的,不但仅只是平安然安地生长罢了。
那是一名如何淡定的女子啊!
只是,这位结发夫人曾经有一样,让人扼腕感喟。
沈安然固然向来不说,但知子莫若父,知子莫若母。
龙女人究竟愿不肯意进沈府,不但沈老爷不晓得,就连沈安然本身,也是一点儿谱儿都没有。因为,沈安然向来都没有对龙女人剖明过。因为,龙女人对谁,都是那么温文尔雅,那么彬彬有礼。
只是,这世上何曾有过美满之事?
许是因为扶养这个儿子完整激起告终发夫人的母性,许是因为沈家的善举打动了观音大士,许是因为结发夫人昔年当饭吃一样吃下的那些助孕的补品终究阐扬了感化,在结发夫人将这个儿子扶养至十余岁时,在结发夫人嫁到沈府的第二十四个年初,在沈府的那颗铁树着花的那一年,结发夫人的肚皮,大了。
然后,沈老爷的烦苦衷儿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