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变故[第2页/共3页]
红珠当然想过让程文涵去西山书院,不说那儿讲授程度如何高超,就论这时候读书人就讲究个师徒之情、同门之谊,能去那好书院多结识几个厚交也是好的。若她弟弟跟她爹似的不知变通的脾气,红珠才不去想甚么科举之事,而程文涵如许的,好好培养一番定然出息,不说甚么高官厚禄,得个功名不受人看低也是好的。
早几年开端,因着肄业的学子多,书院收不过来,便定下每年春秋两季设入门试招收门生,考过的才气退学。若遇着那实是功课好家底薄的学子,还能免除学杂用度,是以通安四周几城的贫寒学子个个神驰。
“甚么?”红珠大惊,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问:“是真的?大娘如何晓得?”
也不知这西山是不是真是个福地,从这书院里出来的学子竟真有几分气运,秀才举子出了很多,就是红珠她爹程桂棠,少时也在那儿读过书。厥后西山书院传出了名声,书院里请来的先生学问更高了,肄业的学子也更多了。因着那有教无类,不拘贫富的端方,书院的名声更盛。
红珠闻言挑了挑眉,暗道他们那食铺小,现在店里清算得差未几了,真要赶年前是能开业的,且照钟氏那么本性子,再拖个十天八天怕是闲的内心都慌了,恐怕李二舅也想赶着年前才好。便只说:“转头再看看吧。”随后又问启程文涵先前提及西山书院的事,哪知程文涵这下就有些扭捏了,只道:“我胡说的呢,姐姐就当没听过吧。”
朱家人这时也没个起来的,就连朱碧云那儿也是静悄悄。这两日没下雪,红珠起早惯了,也不觉多冷了,清算好自个就往甚么厨房里生火做饭去。谁知正在井边淘米,就听得后门处有人吃紧打门叫喊。
要说这通安城,还真不是甚么人文聚集的地儿,比不了江南那一带书院各处的。现在这边最好的书院,就是约莫在二三十年前创建的西山书院了。
红珠也顾不上这些了,自发身上都是灰,硬是烧了一大桶水,撑着困顿的眼皮洗漱完,头发还半干着就歪倒在床上睡着了。李氏见此也没体例,只好拿了揪了她头收回来拿布巾给她擦试干。
红珠忽又想到,朱妍梅跟姜氏向来不敦睦,姜氏没答允她给朱碧云提的婚事,眼下朱碧云就要嫁到邓家了,朱妍梅还那么美意来开解朱碧云么……这不会又使甚么坏吧。转头一看那半掩着的门,红珠到底有些心神不宁。
“我晓得了。”红珠缓慢答,而后立马往堂屋奔去。
古大娘一脸的急色,一开门见是红珠,就说:“你碧云姐不是要嫁邓家么?那邓家儿子明天半夜里痰迷了,有救返来,死了!”
现在书院的山长还是那位老翰林,他已然8、九十岁了,身子仍旧安康、精力也好,但只是兴趣好了给学子们上一两回课罢了。副山长倒是朱伯修拜的徒弟蒋宣桐,听闻他还是老翰林的族侄,书院中事多数是他摒挡。
红珠敲了他一下,“又骗我。”她笑了笑,“我不管你想不想去,来岁春上,你就给我去考。”
程文涵一愣,道:“姐姐,我也……没想去。”
歇了一会儿,才见程文涵返来,红珠问起来,程文涵只道:“我说碧云姐返来了,二舅放心了就没多问,二舅娘倒是有些猎奇,我急着返来,便也没跟她说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