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冷寞三仙岭,洞犹在,问仙人在哪方?[第2页/共4页]
满地混乱倒伏的庄稼,象被庞大的石碾轨过普通,如兰一脸绝望,地里一片泥泞,玉米的穗头都沾了地,横七竖八地叠压着,如果不从速抢救,无疑便会颗粒无收。如琇咬了咬牙,“没说的,干吧。”
“你小子就晓得补助,”老高不对劲地瞪了崔口语一眼:“让你报数,你就好好报,补助不补助,先不消问。”
“不急,”大猛瓮声瓮气地说:“那点活儿,小菜一碟,如琇,我是来向你报信儿,呆会能够乡当局要来现场统计丧失,你先打好小六九儿,多报点,就能得点补助。”
歉收是庄稼人最大的欲望,土里刨食几千年,中国农夫把辛苦付与大地,而收成常常看天。北方大平原上的庄稼,高杆作物在长成之前,最怕风雨交集,雨泡软了土,暴风残虐以后,常常便会倒伏,构成减产,雨水大时地里构成汪洋,庄稼倒于水中,浸泡以后便是绝收。
天涯的云彩,开了一条缝,透出一线亮光,氛围中满含着清冷和潮湿,村里,家家户户翻开院门,清理积水,扶正歪倒的篱笆门,满街都是积水,被风刮下的树叶草叶,冲倒的柴堆,到处是暴风雨后的混乱相。如琇让年老行动不便的父母留在家里清算院子,叫上二姐,戴了顶草帽,便奔向村外。
“再说了,”崔口语跺顿脚上的泥,“这场雨也有好处,相思河里必定又有大鱼了,呆会我去捞上两网,早晨你们都上我们家吃鱼去。你嫂子最特长的菜就是清蒸鲤鱼。”好象他的鱼已经到手了似的。
老高带着乡当局的人远去了,如琇和如兰重新钻进地里,如兰将一珠细弱的玉米杆扶起来,用脚踩着它根部的松土,俄然想起个题目,“如琇,你说为甚么它歪着就不长穗子了呢?长了也都是瞎粒,打不出粮食来,真是奇特了。”
“嘿嘿,如琇,如兰,”大猛笑呵地打着号召,一边说话,一边将脚下的玉米扶起来。如琇从速向他摇手,“大猛,不消你帮手,你们家的也倒了,你快去吧。”
如琇有些奇特,小五子来做甚么?听声音另有些急,她走向前去,“五哥,有事吗?”
“坏了坏了,月华找不着了,她准是跑了。”
远处的通衢上,来了几个骑自行车的人,到了地边田头,拿出包里的本子,比比划划地说着甚么,有人向这边喊着:“喂,老崔,如琇,到这里来一下。”
这类说法当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暴雨天能听到模糊的鼓乐声,倒是不争的究竟,究竟这声音源自那里,道理如何,一向没人能说得上来。
“哈哈,如琇,如兰,两个小花脸,真都雅。”中间的一块高粱地里,崔口语钻了出来,他也是一身一脸的泥巴,手里拿着一把铁锹,锹板上往下淌着泥水。他家的地里,种的高粱几近全倒伏了,受灾更重,可此人还是不改乐呵呵的性子,跟姐妹俩开着打趣。
大猛的话公然不假,乡当局来统计灾情了,如琇姐俩跟在崔口语的身后,来到路上。路上也尽是泥水,那几辆自行车轱轳,被泥粘得几近转不动了,几个推车人身上也迸满了泥点子。
更恼人的是,这类泥里水里的脏活,对于天**美的少女来讲,实在讨厌,脸上身上泥一块水一块,就象个丑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