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权之争[第1页/共3页]
“兄,兄是说,将来助小弟实现突厥复国?”阿史那道真闻言顿时心中大震,看着笑容满面的郭待封,结结巴巴的问道。
“兄之言大谬不然,吾并得想要兵变,而是要夺回本来就属于我之兵权,只要兵权在手,吾便可挥雄师轻取乌海,令那薛仁贵晓得晓得吾之短长,皇后已然说了,只要此战吾夺得首功,便封我为左卫大将军,到时候我代替薛仁贵成为大唐第一名将,便是兄亦有无穷之好处,嘿嘿,既然吐谷浑能够复国,说不准将来突厥亦能复国,以皇后对吾之信赖,只要美言几句,大事另有不成的?”
但是郭待封却仿佛是被仇恨丢失了眼睛,冷哼着说道:“真兄放心,我不会杀他的,我只是要将他囚禁,取回本来属于我的东西罢了。”
“不知何事?只要小弟能够做到的,必然会竭尽尽力。不过郭兄切莫做出令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阿史那道真对郭待封也算是体味,晓得对方想要做的事情必然和抨击李显有关,不过他又晓得离线不能获咎得很了,毕竟对方的身份在那边摆着,以是这才好言相劝。
不过郭待封也没有细问这些,同时也不体贴李显对于营寨的修建,不过这对于他来讲反倒有了一个好处,因为在他看来,营寨修好了,恰好能够抽出更多的人马为他出战乌海。
实在朝廷之以是派阿史那道真为副大总管,就是考虑了薛仁贵和郭待封都是刚烈的性子,这才派阿史那道真这个长于和稀泥的老好人前来调和干系,阿史那道真也晓得本身的任务,再加上与郭待封也很有些友情,这才出言为他解释。
除非是两种环境,一是这二位底子没有任何防备,被围了以后还在向里冲锋,比及发明不妙再撤退,第二种环境就是,敌军的力量过分强大,刹时实现了对雄师的合围。
但是如果事情说出来的话,实在也很简朴,并不是李显有魔力,而是身先士卒这四个字。
李显闻言顿时站起家来,对着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叹道:“当初我就不该同意让你等出兵,郭将军一心想要建功显名,却并未曾顾及吾之前所言,敌军很快便会做出反应,要进犯我辎重军队,但是郭将军疏于防备,致有此败。不过幸亏二位将军安然返来,现在我等清算步队,同心同德,同心合力守住营寨,却也是一样的。”
“既如此,我等便彻夜半夜行动,真兄卖力用突厥马队扼守,吾则联络将士,擒住那厮,篡夺兵符,嘿嘿,只要此事胜利,将来你我兄弟立名青史,又各得所欲,岂不美哉?”
李显底子没有想道郭待封竟然还想试第二次,顿时感到怒不成遏,指着郭待封大声喝道:“郭将军,事既不成,犹可再乎?你要建功之心能够了解,可你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打趣,既然敌军已经逼近,现在独一之法便是恪守,你却不顾将士存亡,不顾作战大局,一意孤行,肆意妄为,如此行动,还可为将乎?此事休要谈起,本王决然不准!”
阿史那道真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大王所言有理,末将也是如许想的……”
想到这里,郭待封来到中军帐,对着李显笑着施礼问好。
但是没想到郭待封随即说道:“大王曲解了,末将之意是,由末将带领数千将士再次解缆前去乌海,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末将既然晓得了敌军伏击之处,这一次定然能够谨慎绕过,更何况敌军已然伏击了一次,毫不会想到吾还会有第二次,是以此次末将有着非常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