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趁热打铁[第1页/共3页]
这时候便见部将张玉前来陈述:“禀大王,隧道已经全数完成,统统目标无一错误,现在我等只等着烈火油到齐,便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了。”
“吾有一计,我等可发掘隧道潜入吐蕃营寨,乘着夜黑风高之时放火烧营,所谓水火无情,只要大火燃起来,休说吐蕃只要二十万,便是当年曹操麾下八十三万雄师,也被赤壁一把火烧个精光,固然此地气候潮湿,引火之具不敷,火势难以强大,恐难形成抱负结果,但吾以为必然能够让吐蕃军再次丧胆,赞婆本就有伤在身,闻此凶信定然会减轻伤情,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再多拖些光阴,再乘机加固营寨,足可比及薛大将军救兵到来…….”
李显闻言点头奖饰道:“说得好!休璟能有这般胸怀,实在难能宝贵,大丈夫来这世上走一遭,实在不能有那么多的忌讳,不然的话,人生苦短,如果畏首畏尾,有多少大事会迟误掉?所谓成大事者不拘末节,说的恰是如此,上古时候有一名愚人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捕鼠者便是好猫,吾为了天下计,为我中原子民千年万年计,便是背上盗贼、屠夫之恶名,亦无所谓。这等小小身后恶名,比起我军中死伤万千将士,比起我中原数以百万计的死难百姓,又何足道哉?”
而阿史那道真见唐休璟如此,顿时也觉悟过来了,因为李显此人一贯多谋善断,向来没有让人绝望过,信赖这一次也必然是想出了甚么奇策。
却说唐休璟跟着李显一起卖力发掘隧道的事件,见李显公然能够在地下辨清方向,隧道挖的又长又直,令人赞叹不已,不过他见李显手中持着一见特别的东西,这件东西他之前只见过一次,不由得堕入了深深的遐思。
却见郑金拱手说道:“末将在此处镇守多年,得知此处出产一件物事,堪为引火之具,此物玄色,可活动,状如漆,故此本地百姓名之曰石漆,又因其易引烈火,故此别名烈火油。”
却见唐休璟连头都没有抬,就悄悄说道:“大王,末将在随大王来到王府后,偶尔听本来的袍泽说道,营州城外之武悼天王墓仿佛被盗了。”
李显见状赶紧扶起唐休璟,谦逊道:“休璟此言谬赞了,小王何德何能?竟敢与贤人比肩,小王只是要做该做之事,为我中原百姓千百年生存,为我大唐乱世略尽微薄之力罢了,比如曹魏之曹仁、齐之兰陵王高长恭,如此罢了。”
唐休璟固然也算得上李显的亲信,但是这时候毕竟有太子在,如果透露本身的野心也实在是过分惊世骇俗,以是李显并没有将他深层的设法说出来,毕竟将来汗青必定他会做太子,只要本身现在好好拉拢,到时候必然会调换对方的虔诚的。
“启禀大王,统统皆已筹办伏贴,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只等大王一声令下了。”郑金手中提着一罐烈火油,对着李显恭敬说道。
只听得郑金说道:“据末将所知,四周一座山洞中有一处泉眼,长年喷出烈火油,固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日积月累之下已构成一处湖,四周百姓都在此处取烈火油用来做饭,固然百姓用的很多,但是末将推断此处仍然会有上万斤这类烈火油。”
“但是吐蕃防卫森严,且又兵多粮足,我等应当如何趁热打铁,给其迎头一击呢?不知唐旅帅有何妙策?”阿史那道实在在也同意李显方才所说,但是他却始终不晓得,应当如何才气冲破吐蕃军的防备,然后对他们停止进一步的打击,他颠末这十余日的战役,也晓得这唐休璟足智多谋,是李显麾下第一得力的统兵之才,或许能有甚么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