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程咬金也来了?[第2页/共3页]
“好好,本日吾便当着程兄之面,向大王就教几个题目,尚请大王不吝见教。若大王之言尚能令吾等心折,下官便实施承诺,将我所注《卫公兵法》传授于大王。”李绩倒也利落得很,直接将本日之事的目标说了出来。
三个月的时候如同流水普通,屈指便过,这一日李显最后再把这部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孙子兵法》翻来看了一遍,发明已经是从入夜时分看到了五更,可他却没有涓滴的倦意,起家来到院中,练了一套枪法。
六月,高宗第八子,也就是李显的远亲四弟出世,高宗为之取名旭轮,也就是史乘上的睿宗李旦,不过因为李显的原因,汗青上再没有了唐睿宗这个名号。
自从半年前被李敬业持枪刺了那一下,李显便受了很大的刺激,他在返来以后立即找来张无尘,让他传授本身枪法,因为本身只是空学了一身内功和轻功,底子不懂的任何武功,这当然能够让他无惧于普通的敌手,却也不能对敌手形成任何有效的反击。
四月的时候,早已修建了数年的蓬莱宫建成,大喜之下的高宗命令迁入蓬莱宫。
这一次会晤地点仍然是在李绩通利坊的府第,李显在府外也一样碰到了李敬业,只不过这一次的李敬业倒是非常恭敬,和上一次的狂傲比拟大相径庭,的确是判若两人。
不过他可不敢有任何的停止,乃至连练武的时候都在冷静思考那些句子,因为他晓得,半年以后的考查毫不是那么好乱来的,本身多番算计李绩,这一次对方还不给本身来一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却说李显在返回王府以后,并不敢怠慢,开端夜以继日、焚膏继晷的读起《孙子兵法》来。这部书他在宿世倒也看过,当时候都是带着翻译的铅字印刷本,读起来相对轻易,可他当初读的时候只是图个新奇,以是大多是走马观花,只是记着了个大抵,很多的内容全都忽视畴昔了,而现在那些被他忽视的反而是他现在最需求的,以是,这一番苦读当然下了一番狠工夫,却也令他感到了深深的厌倦和怠倦。
他可不晓得当初李淳风和李绩的那一番说话,只晓得在这些智谋妙手面前玩心眼,如同是在万丈绝壁上走钢丝,一不谨慎就会粉身碎骨。
“见过李公,不知这位是?”李显来到了正堂前,见李绩身边的一名老者须发皆白,精力矍铄,不由得心中悄悄纳罕,赶紧问道。
李显闻言不由一怔,这才料定对方是想起了之前征讨那贺鲁一战,不由心中悄悄感喟,这老程本是太宗部下的大功臣,当年为了大唐也是立下赫赫军功,更是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只可惜晚节不保,征讨贺鲁一战,他身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竟然被副总管王文度牵着鼻子走,恰是因为他的“共同”,致令西突厥雄师得以逃脱,前军总管苏定方未得全功并且还坑杀降卒,分其财物,厥后事情败漏,王文度正法,他固然免过一死,却也被免了官职,今后成了一个顶着国公爵位的闲人,羞惭之下难见昔日同僚,便悄悄搬回了山东故乡居住,也不晓得这李绩究竟为何,竟然又把这故乡伙从山东请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