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章 受命于天[第2页/共2页]
心头一愣。略微一转头,才瞥见太和殿中的二十四件从台湾遴选出来的国宝摆放的位置暗合周天二十四气之像,模糊结成一个步地。
等陆渊走入太和殿的时候,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两个院长已经在殿中等待,将陆渊盘子中的玉玺谨慎翼翼地捧了出来,安排在御案上的一个更大的透明有机玻璃盒子中。作为前面展览所用。
大抵是为了奉迎用心想摆显的何太后,陆渊此次也是用尽了心机。就算是现在罗雪琴手落第着的两根敲钟用的小棒棰,实在也是不折不扣的沉香木所制。
宝光万丈,贵气逼人。
心头不由暗笑,“本来是《楚银河界》之图,可惜连此中的精华都不了然,还真是空自用了这场心机。现在和氏璧可算是承接天运,凝集民气最好的媒介!你对岸两千三百万的谨慎思,能比得上泱泱大中华十三亿的大一统之心么?就算没有‘和氏璧’出世,你那阵图都是没有多少感化,现在和氏璧在此,当然是万邪退散,比起姜太公还短长。”
如许的气象,当然只要他这个神仙的慧眼能看出。落在其别人眼中,最多就是大殿中的四十八件国宝反光闪动了一下罢了。
实在。大抵只要面前的这位始天子和他晓得,在和氏璧的内里。实在已经贴上了一层庇护树脂,能够减缓不测形成的侵害。
就在里外三层的玻璃盒最后安排好的刹时。
当然,如果他这个神仙让这和氏璧给打碎了,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一声清罄种鸣,本来灯火透明的平台一下暗淡下来,只剩下摆布的二层平台上,从远远的城楼上,打过两道灯光,照到了两组编钟上。
陆渊跪倒在始天子的面前,高高举动手中的玉盘,四个贴身卫士围拢过来,始天子才放下举起的和氏璧,用颤抖的手掌将“和氏璧”送入了玉盘上的木盒中。
不过他应当是知情者,要说他如许的学者看不出此中的非常,就是欺侮他的学问。
立即将目光望向了平台的右边。
将目光扫视在了大殿中几个台湾过来的老专家、老学者盯了几眼,大师都是面色如常,底子没有发明这堪舆玄学阵图的非常。
大抵他也是不把如许漂渺虚无的事情放在心上。
而就是地表上,地毯的厚度也是远远超标的,他们已经实验过很多次,就算失手滚轮下来,也会立即堕入在地毯中,不会有多少侵害。
至于最大的怀疑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更是一脸欣喜冲动,大抵也不是他做的。
在玉璧中心,李斯亲笔誊写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寿且昌”清楚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