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举行冠礼[第1页/共2页]
见到这似曾了解的一幕,站在门口的奶奶悄悄地用手抹去眼角泪水。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虽说这句话乃是法家为了保护朝廷统治的而颁发的排他性谈吐,是为了获得贵爵采取而利用的攻讦术,过于过火,有失公道,可此中也是有几分事理的,固然这些事理也很片面。
白汉霄又从祠堂匾额后拿出一柄剑,剑身出鞘,倒是乌黑如墨。
官署无能安其民,民唯自救尔。这是侠呈现的本源。
最后还是白汉霄点头,白庸对那送礼品的小僧伸谢后收下了礼品。
这时又有仆人通报说有人送来贺礼,此次倒是很清楚的晓得是谁送的,因为送礼者就是一名和尚。
白庸没有直接就插手此事,是考虑到会滋扰官府的查案。
这串佛珠拿来做仙家宝贝都绰绰不足,乃至还要遭到很多人哄抢,虽说禅音寺附属六大武学圣地之一的无量佛门,财大气粗不输给玄宗,可作为礼品实在是送得太重了,也难怪白庸会游移。
各自有各自的态度,白庸偶然怒斥官府的做法,他所要做的,是无愧于本身的武道初心。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唯有当年的那一颗赤子之心不敢忘怀。
这时又有仆人进入通报,说有人送来礼品,庆祝白庸冠礼。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慈海禅师是禅音寺的方丈,跟白府一贯交好,道行深厚,也常常跟白汉霄切磋学问,干系倒是比那些远房亲戚更密切,当年还曾提出要收白庸为徒,可惜被老夫人严词回绝。
“慈海禅师拜托小僧奉上贺礼一份,庆祝白家少爷行成人冠礼。”
“收下吧,记得明日解缆后去禅音寺一趟,亲身向禅师伸谢。”
这还真像是师尊会送的礼品啊!白庸哑然发笑,拿起拂尘后甩了几下,立时感遭到灵台一片腐败,仿佛真的将心头灰尘拂去。并且拂尘的银丝一根根细如薄雾,又极具韧性性,也不知是用何种质料制成,灌入道气后一根根细直如针,坚固程度更胜玄铁,倒也能作为兵器利用。
本来冠礼一事还要聘请亲戚插手,不过白府近年来少与亲戚来往,相互间联络比较淡薄,加上白庸本人也不爱好热烈,因而参礼的只要白府里的人。
白汉霄先是念完一段祝辞,然后为跪着的白庸带上白鹿皮制成的皮弁,皮弁上装点着一些五彩石,充耳绣莹,会弁如星。
笑话,白家就这么一颗独苗,老夫人哪舍得让白庸入佛门,当初东方易亲身来收徒都不大情愿,更何况戒女色的禅宗。哪怕是俗家弟子也不肯,孙子一贯对梵学道藏很有兴趣,万一耳濡目染下心向佛门,让白家子嗣就此而绝,如何对得起白家列祖列宗?到时候哭都没处所找去,天然是千万不肯,想都不要想。
“忘忧拂尘,公然羽士就该配拂尘。可攻可守还能用作装潢,如果我再贴上一串红色髯毛,别人一看就晓得是一名得道真人。”
“晓得了,顿时就去。”
白庸先是对白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鞠躬祭拜,然后对着父亲的牌位再拜三拜,最后将香插入香炉。
白君龙,这字获得比本身料想得要好听,白庸心中欣喜,脸上还是非常持重,不敢粗心,三跪首,拜谢长辈取字。
“此剑名唤墨阳,是吾白氏太祖佩剑,乃君子四剑之一,意味君子之智,现在传剑于你,随身照顾,日日提示,行事勿忘君子之德,切莫屈辱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