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话 四叔的婚事(三)[第1页/共3页]
新房的香案上也安插了一对巨大红烛,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新房“金墙”上贴“六合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平”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变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的“口”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地;亲不闭目,即写繁体“〓”字,右边的“〓”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数封住。
当结婚的步队出了新娘子家的门前,归程的时候是必须走另一条路的。是以偶然候要绕着路走,俗称“不走转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结婚肩舆遮起来,为的是避邪。如果碰到另一家结婚的,轿夫们要比拭技艺,尽量使肩舆抬得安稳一些,并且新郎官两边还是要换胸花。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职员都要说:“本日吉利,赶上宝财啦!”
并且新房的门框两边贴春联一副加横批,横批普通写“鸾凤和鸣”四字。门上贴大红双喜字,新房正中悬彩灯。窗户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胡蝶图案。窗户两边贴春联,墙壁四周挂书画。另有在正门的贴春联一副外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老院里的统统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新房是李雄师家原在老院时的北堂屋,两间房一堂厅,并且前些光阴已经重新装修了一番。家具全套的一抹儿新,并且都又刷上了一层白灰,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周别离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落第”、“百口欢”等标致的图案。
而这时秦彩玉则是由她现在的嫂子,秦叔的媳妇儿秦于氏,搀扶领着遍辞了亲朋老友后,由着执筛者执烛者摆布引照,出了闺阁。而这时杨月梅从速上前接着搀扶了新娘子,引着她上了花轿。
这里另有搬谷豆的一说,就是当女子要出嫁时,凡是要请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妇,手拿装有谷子和豆子的簸箕到处撒,有的处所则是撒草。新娘子上花轿之前,花轿的里外都要流传。花轿达到男方门前,新娘子下轿之前也要流传,此谓撒谷豆。而新郎官和新娘子入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时男家的人也要拿谷豆果子以及货币再撒一次,此谓撒帐。一是以为谷豆能够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种子预祝新娘早生贵子。早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有这个官方民风了。还要在床上撒很多的花生、红枣,意为早生子,并且男孩女孩要花搭着生。
等拜堂结束后,媒婆杨月梅一伙人送了秦彩玉入了洞房。然后只等着李武军应酬完了亲朋,再过来与秦彩玉喝了合卺酒,吃红鸡蛋。
新娘子上花轿前用的红头巾是蒙盖,在花轿内也不能揭去,此即为障面,又称为盖头。直到男家拜了堂入了洞房后,才气由新郎官或男家福寿双全的女亲揭去了,让道贺的人瞻看新娘子的风采,谓之挑盖头。
在这里的婚礼中利用的蜡烛上多数绘有龙凤彩饰,后代的人们也是以花烛喻为结婚的。何逊有《看伏郎新婚》诗云:“何始花烛夜,轻扇掩红装。”新婚这夜,新娘新郎彻夜不睡,谓之“守花烛”。不守花烛者,新人睡后,搀扶、伴娘等须不时进房察看花烛有无损漏,恐有不祥之兆。科学者有“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之说,故如一烛灭时,即将另一烛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