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道真经[第1页/共3页]
“想不到,这深隐于山的观音禅院,竟然另有范围如此庞大的佛经宝库,可真是苦了寺中那一众和尚了!”
但是,就在唐三藏思路之际,一阵滔天的吼怒俄然自观音禅院中响起。
“罢了,也是一个不幸人,且在这寺中好生造化罢!”
唐三藏本来还万分等候的表情,刹时颓废了下来。
而此时,唐三藏在金池长老的指引下,已来到了观音禅院藏经阁中。
金池长老随即先容起来,“真经当中,储藏无穷佛理,有无常往生,有慎言思过,有修身乐道。更故意法功德、哲言札记。圣僧若能将经中要理通彻明悟,则西行之途可无忧矣!”
咋一眼望去,就仿佛菩萨临世。
有了佛眼加持后,一本经籍仅仅斯须之间便让本身参悟通透。
经籍虽好,何如体量甚大,本身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实在无福消受。
而每一排书架,都被各种青皮白底的经籍塞得满满铛铛。
而颠末三天的研讨苦学,这一万多卷大道真经,也终究让他研习得七七八八了。
金池长老这么解释道,“圣僧若不知如何开佛眼,老衲亦可助您一臂之力!”
听了这话,金池长老也不再多言。
不过弹指间的工夫,一部近十万字的经籍便已被唐三藏融会贯穿。
而他的目光,此时竟透过佛眼望向了外边的天下。
跟着他冷静念佛,阵阵佛光也是以从梵文之上绽耀开来。
听了这话,金池倒是连连退出数步,“这些经籍乃菩萨特地为您而筹办,老衲不过一凡俗弟子,又岂敢私行过目?”
“那里那里,能为圣僧效力,是老衲的幸运!”
“以佛眼看经,可一目千行、过目不忘,乃得道高僧参禅悟道之根基!”
在这些天的佛法浸润下,此时唐三藏周身的戾气尽敛,气质也变得更加寂静纯洁起来。
“以如许的速率,看来顶多再过上一天,我就能将这大道真经的要意尽数收纳,持续向西而行了!”
看着那满眼堆积如山的经籍,唐三藏随即问道。
遵循金池的唆使,唐三藏缓缓闭上了双眼。
这整整一个藏经阁的经籍,竟然都是给我筹办的!?
唐三藏苦笑着,随即将手中经籍递到了金池长老近前,“对了长老,不知您可否为我讲授一番这篇经文中的奥妙之处?”
毕竟大道真经中所包含的,可不但仅只是修身养性的佛理,更有浩繁降妖除魔之奥义。
随即从一旁的案台上拿起一碟朱砂,在唐三藏的眉心写下了一道道梵文。
以他的意义,这些经籍莫非是菩萨专门送来的观音禅院,乃至连金池他们都没有资格看上一眼?
将一本研习完的经籍放回书架后,唐三藏如是叹道。
唐三藏点了点头,随即如是问道。
这些笔墨在他的脑海中化作了声声梵音,化作了一道道古佛虚影,以声影连络的体例,浅显易懂地向他阐述着经中的奥妙。
“可经籍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贫僧再如何勤恳好学,若没个十年二十年,恐怕也难将其融会贯穿啊!”
“不,不!观世音菩萨,你为何待我如此不公!!”
如此一来,那么用不了几天工夫,本身岂不是便能够将整部大道真经完整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