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2页/共6页]
身上穿一领,羊绒织锦叵罗衣;
诗曰:
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
准灵惟显处,故此号老虎。
影动银河近,月明无点尘。
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渡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
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二从者骨软筋麻。魔王喝令绑了,众妖一齐将三人用绳索捆绑。正要安排吞食,只听得内里鼓噪,有人来报:“熊老虎与特处士二位来也。”三藏闻言,昂首旁观,前走的是一条黑汉,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三藏不堪感激,将承担捎在顿时,牵著缰绳,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当中,走上通衢。却将马拴在道旁草头上,回身拜谢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援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巨抱怨经。”
又见那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你道怎生模样:
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
性服青衣稳,蹄步多迟滞。
归鸟栖枯树,禅僧讲梵音。
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玄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断蹄,早至法门寺。本寺方丈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列举,接至内里,相见献茶。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恰是那:
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
“本日厚扰,容日竭诚奉酬。”方一拥而退。不一时,红日高升。
头上戴一顶,艾叶花斑豹皮帽;
众僧们灯下群情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启事。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豺狼,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叨教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各种魔生;心灭,各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循环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闻得此言,大家称羡,个个鼓吹,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小阐法师”,夸奖不尽,请师入榻安寐。
向来符吉梦,今独露英姿。
话说间,不觉的天气将晚。小的们排开桌凳,拿几盘烂熟虎肉,热腾腾的放在上面。伯钦请三藏权用,再另办饭。三藏合掌当胸道:“善哉!贫僧不瞒太保说,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伯钦闻得此说,沉吟了半晌道:“长老,敝宅历代以来,不晓得茹素。就是有些竹笋,采些木耳,寻些干菜,做些豆腐,也都是獐鹿豺狼的油煎,却无甚素处。有两眼锅灶,也都是油腻透了,这等何如?反是我请长老的不是。”三藏道:“太保不必多心,请自受用。我贫僧就是三五日不用饭,也可忍饿,只是不敢破了斋戒。”伯钦道:“倘或饿死,却如之何?”三藏道:
及鸡方鸣,随唤从者,却又轰动寺僧,整治茶汤斋供。斋罢,出离鸿沟。
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只见那从者绑得痛切哀号,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霸道:“自奉上门来者。”处士笑云:“能够待客否?”魔霸道:“阿谀!阿谀!”老虎道:“不成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摆布,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他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顷刻食尽。把一个长老,几近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