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忆 几首歌儿钓文王[第1页/共3页]
“火线不远处,有一草屋。诸位请随我来。”这回武吉显得很平静,因为他信赖姜子牙就在草屋里,并且必然会救他。
“走,随孤一道去访贤者。”
宰割江山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同谋。
现在想来,莫非你是阐教安插在我西岐的外线。是了,是了,尔到处听姜子牙的,当年取定风珠那等大事姜子牙也委派给了你,好笑,孤还当你是忠臣良将。
散宜生定睛一看,当即一怔,上禀道:“大王,作歌之人似是那打死门军的武吉。”
“大夫,那作歌的看着好生眼熟。”孤与散宜生驾马附近,随口说道。
贵爵繁华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父王看也不看,当即点头道:“大夫差矣。武吉已死万丈深渊当中。前演天赋数,岂有武吉还在之理?”父王一向对他的天赋数非常自傲,就像当年孤对本身算数非常信赖普通。
父王一听,点头道:“大夫之言是也。命武吉随驾回朝。”现在回想起武吉被辛甲、辛免架着,几次转头看向草屋的景象,孤就感觉好笑。他觉得姜子牙会救他,可姜子牙倒是在草屋里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父王带走。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还未等父王发话,散宜生倒是大呼妙哉“恭喜大王!武古今言:‘此人道号飞熊。’正应灵台之兆。昔日商高宗夜梦飞熊,而得傅说。本日大王梦飞熊,应得子牙。今大王行乐,正应求贤。望大王宣赦武吉无罪,令武吉往前林请贤士相见。”
散宜生方言毕,那武吉便突地起家,往林中飞奔而去。
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
父王行至溪边,见风景希奇,林木幽旷。乃作诗曰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只见钓。
父王笑容问曰:“教员在否?”
渔人答道:“离此三十五里,有一蟠溪,溪中有一白叟,经常作此歌。我等耳边听得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又见绿阴之下,坐石之旁,鱼竿飘在水面,不见人影,心中甚是悒快。复吟诗曰:
“不知谁是贤者,昌拜见。”父王上马恭迎。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蟠溪。
“那贤者可有居处?”散宜生问道。
很快,一众渔人就被带到父王面前,刚好六名。渔人见到浩繁兵士固然有些讶异,倒也没显得惊骇。西岐兵士不似其他处所的兵贼,这里军民一家,只要人没犯法,兵士就毫不会刁难人。
“武吉,贤者安在?”
“我等俱非贤者,不过山中樵子罢了。”
“不敢当贤者如此大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父王当即上前去搀扶渔人,孤也学着模样,假装心甘甘心肠去搀扶近前的渔人。
“哎!”父王猝不及防,抬手欲阻。
不过这安能瞒得过孤的卦算。
小童曰:“不定。或就回,或一二日,或三五日,萍踪靡定,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按期。”
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
武吉引父王至草屋,父王以手重扣柴门,犹恐冒昧。只见内里出来一小童开门。
那歌是一名肩挑柴的男人所唱,歌虽简短,倒是到处姜子牙地点,也道出姜子牙志向。并非甘心隐居蟠溪不展抱负,而是世人不识贤者,如有人来请,必出山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