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姊妹(五)[第2页/共2页]
“这个……真是冤枉了……”
孙老爷笑笑,点点头,顺着胡掌柜的意义,走到了店里比较好的位置坐下。
自古常言道:长幼有序。天子传位是给大儿子,老百姓传产业也应当是给大儿子才对啊。就算是兄弟分炊,那分炊以后,也应当是大儿子留守祖产,小儿子移居别处。如何身为次子的王云贵占着产业?不但如此,丁文书记事以后,便只晓得有个“王云贵老爷”,却从未传闻过王老爷另有个哥哥呢?
“王云贵……嗯,找到了。”丁文书很镇静。
翻了好几十页,丁文书总算看到了王老爷的大名。
“大过年的,我原觉得没甚么客人了,没想到老爷您光临小店,蓬荜生辉。”
“嗯。那,伯父平时与本地乡绅打仗多吗?”
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孙夫人便出去了,留下丁文书一小我持续查质料。
胡掌柜此言纯属吹牛,因为店里虽没有常日里买卖昌隆,但是在孙老爷出去之前,屋里也坐了好几位了,如何能算是第一名客人呢。
“审错结案子?伯父是因为这个才到这里来的吗?”丁文书奇道。
“那……文书就谢过伯母了。”
实在王家的昌隆,得追溯到他的祖父那一代。祖父弃农经商,几十年下来总算有了些积储,并在西河口定了居,将产业传到了王云贵的父亲王常省手里。
孙老爷是筹算一向把这件事瞒着丁文书的,毕竟长辈庄严,如何能把丑事奉告长辈?但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毕竟还是被本身的夫人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因为是大年初二,人们都忙着走亲戚,西河口的街上人迹希少。除了本身就住在镇上的人家,几近没有来赶集的人。路边可贵能看到几个放着炮仗相互追逐的孩子,也是家里贫苦的崽儿。富人家的孩子,谁会狠心在这么冷的天给带出来冻着啊。
孙老爷刚踏进店里,胡掌柜就呼喊了起来。“孙老爷!高朋高朋!从速,内里请内里请。”
“前年来的,那现在伯父对西河口,该有一些体味吧?”
不过,让丁文书迷惑的是,花名册里明显白白写着,王云贵并非王常省的宗子,而是次子。宗子应当是王云贵的哥哥:王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