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武英殿 > 第3章 话龙兴燕邸建首善 立东宫文武生龃龉(5)

第3章 话龙兴燕邸建首善 立东宫文武生龃龉(5)[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忠高瞻远瞩,侃侃而谈:“小可一介草民,以卜筮为生,今借大王一方宝地游卦街 巷,已衣食无忧,本不想卷入刀锋剑雨、腥风血雨的纷争旋涡中。但草民得见大王,相中 了大王的朱紫之相,等候着大明来日的风调雨顺,故愿舍命为王爷谋齐截二。现在的情势, 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王爷的几个弟弟已被建文天子废为庶人,意在敲山震虎,剪除羽翼。 不消说也一目了然。然朝廷之亲信大患不是旁人,恰是亲王中春秋最长、声望最高的燕王。 今大兵围困燕府,北平四周的朝廷雄师还在连续集结,王爷危在朝夕。草民晓得大王还在踌躇,不肯做不仁不义之事,王爷想过没有,若明日命都没了,还落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号,岂不更冤?以此,草民劝王爷,与其愚守臣节坐以待毙,何如举兵起事?当取不取,反受 其害,何况天命地点!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受太子和齐王逼迫,计无所出,大将尉迟敬德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以是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办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 非勇。’惟愿王爷早图大事!”

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文武大臣无所顾忌地暴露心声,已达到了群情的目标,永 乐心中的秤砣虽已垂垂向世子高炽倾斜,但内心的阿谁弯一时还扭不过来,蹇义的话恰是 时候。

“你们先下去,容朕再细心机虑,也再听听各方的定见。” 此事一搁,又是一个多月,外间的风言风语更盛,永乐却兀自忙活着。他找来道衍,咨询老衲人的定见,道衍笑而不答,只说天下之大礼皇上懂的。永乐又把大相师袁珙、袁忠彻父子找来,奥妙给高炽和瞻基相验。且不说袁珙、袁忠彻和金忠的心机早搭在了一起,单说相术,二袁也是个洞见万里的人,天然相出了那父子二人来日的天子之气。 有一天,永乐专意留在了皇后徐仪华的坤宁宫里。皇后多么夺目之人,早猜出了皇上的企图,伉俪闲谈间扯出高炽兄弟三人,虽都是本身的亲生儿子,仪华毫不粉饰地对老2、 老三无一点好感,很夸了老迈为人处世的仁慈和临阵稳定、批示有方的大将风采。至于料 理北平留守诸事和输运粮饷,那是皇上晓得的,不必多说。其间,又说到了高炽的老婆张 晋眉,也就是朱瞻基的母亲,连永乐都不得不承认,这门媳妇是万里挑一,温良恭俭,德 淑贤秀,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何况,她的儿子朱瞻基早在出世之日就被当时的燕王 视为吉利呢!这事不能再拖了。不过,还要议一次,再听听,再看看,同时也是给高煦更 大的面子。

金忠关头时候的“四两拨千斤”,使一波澎湃的海潮尚未构成惊涛拍岸的气势就在流 动中化解了,东风温暖,风平浪静,便殿内临时没有了就要到临的暴风骤雨。深沉妥当,老成练达,言语举止都带着一股雍容漂亮的贵气。永乐递过了一个暖和的眼神,光荣本身在偏于一隅的燕王位上得了这么个以卜见长却又有着经国之干才的能臣。 南边多秀士。 金忠的故乡浙江鄞县就是个相士的出产地。他的师友、同时帮手燕王的袁珙、以及宋元以来的很多相士都出自鄞县。金忠的家道固然贫寒,但他自幼就爱好读书的习性为他日 后跳出豪门积聚了深厚的铺垫。受地区民风的影响,他对四书五经一类的儒家典范了无兴 致,却对《周易》等卜筮之书爱不释手,年纪悄悄就学成了一套为人卜测将来、预知祸福 的本领。大技在身,厉兵秣马,等候着有朝一日天降大任的绽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