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武英殿 > 第1章 文渊阁儒士修大典 乾清宫解缙上奏疏(2)

第1章 文渊阁儒士修大典 乾清宫解缙上奏疏(2)[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作为第一总裁官的道衍固然很承认解缙、刘季篪的才学,但解缙的浮滑、 刘季篪的得意总让他感受着这左膀右臂不甚得力,若再增几位总裁官厘定弃取,不唯修书 的进度会加快,他也能更好地摆布总裁间的干系。恰好皇上来了,还免得他进宫和皇上单 独说了,就当着二人的面,襟怀坦白,叫解、刘二人无可抉剔。

这个脾气朴重、外拙而内精的瘦高老头自任职刑部以来就没有过一天放心结壮的日子。 凡事叫真,一丝不苟,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一个案子,不辩出个是非曲直就别想结案。 一个小吏本身亏了大把的官钱却诬告了上千人,被他分辩得体无完肤,乖乖认罪;一小我 偷邻居的刀杀了人,邻居反被屈打成招,也被他妙法看破,抓住了凶手。几年下来,冤假 错案虽平抑了很多,而他的思虑几过于紧密纤细,五十多岁的人,头发大多已斑白了。最为糟心的就是措置建文诸臣大案,他实在是不肯负心,不肯无罪而刑人,这让他的 头发白得更快了。眼不见、心不烦,经解缙保举,他总算是临时分开了阿谁颇操心机的差 事,和一班文臣儒士奉旨编修类书,干起本身喜好的事来,他怎能不由衷地镇静呢!

解缙是翰林学士,也就是翰林院的首级官,掌管着制诰、史册、文翰以及考议轨制和 详注释书,皇上的心机他最清楚,皇上的这些话大多也对他讲过,有的还不止一次,他是 否向道衍、刘季箎等别的两位总裁官及时传达了,永乐不清楚。以是,说完话,永乐瞥了 一眼解缙。

知天命的年纪做了堂堂的正三品侍郎,国度大员,按说官位不低了,但和当下六部的 各位堂官比拟,他这个侍郎比人家大了整整十岁,他就没有阿谁尚书之才吗?还真不是, 因此,他的满心满腹都有些自愧而又过于自重的意味。抽到文渊阁来修大类书,颇对了他 的好文的心机,特别是能更多地靠近皇上了,更能在类书的编辑中揭示本身的真知灼见。 以是,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欢畅,时候筹办着,接管皇上、接管道衍的任何扣问。

“至于体例,”永乐说,“朕也讲过,就以洪武八年宋濂等几位老先生所编《洪武正 韵》为根据,以韵统字,用字系事。每个韵目下为单字,每个单字下摆列与之相干的名物、 事件,凡是天文、地理、人伦、国统、品德、政治、轨制,乃至日、月、星、雨、风、云、 霜、露、山海、江河、奇闻异见、词翰逸闻等都随字收载。事有轨制先收轨制,物驰名品 者则先名品。有一个字牵涉几事者,则以事为纲,别离论述。一件物品有几个名字,则因 名而申明。事文交叉者,二者均载,因轨制相袭者,后果结果一并说清。朕心中之大类书,乃是一部本末精粗、粲然备列的鸿篇巨着,神通乾坤,直通今古,开卷则尧舜以来山川风景、典章轨制一览无余!如此一来,洋洋百余万言之《艺文类聚》又何足道哉!” 短短几句,已把大类书的表面勾画出来。称帝之前,永乐喜好和文人打交道,但受当时的氛围、轨制束缚,很多事他不得不收着、敛着,他的更多精力还是用在了守边的军事 上。当时候,他虽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写过书。明天来到文渊阁,只是作为天子显现对编 纂类书的看重,并不晓得几位总裁还会就一些详细事件叨教。但贰心中多年文明的沉淀, 他天子之位的高屋建瓴,让他对将来的类书有着驾轻就熟的标准掌控,一旦论及,信手拈 来,如探囊取物般简朴。几句熟行的话,已让三位总裁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