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武英殿 > 第10章 尺布斗粟皇后明理 岁峥月嵘天子动情(1)

第10章 尺布斗粟皇后明理 岁峥月嵘天子动情(1)[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喜好武英殿请大师保藏:武英殿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蹇义恨恨地说:“齐王如此悖逆,都是王府传授教诲不力,匡救失时,该一起收监才是。”

永乐悄悄点头,看着远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风景。父皇为教诲皇子们,专在宫中 辟了一处叫大本堂的处所,请天下最着名的儒学大师讲课。他的个头略高些,坐在前面, 在那暖和如春的学舍里,细细咀嚼着宋濂老先生顿挫顿挫的教诲……那老七底子听不进,屁股下像是坐了钉子,左摇右摆的不安闲,嫌先生迟迟不下课,悄悄把个刀鞘横担在桌腿上,宋徒弟太专注,竟让他绊了一跤。 “自幼欠好学,也不知他哪来的心境去自大,凶暴不说,还擅杀吏民,按律早该定罪了,朕是一忍再忍啊!” “皇上措置甚当。臣妾也尝闻各王犯警之事,虽说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然亲如手足,措置起来,慎之又慎才是啊!” “仪华是女诸生,必然晓得尺布斗粟的故事。” “臣妾当然晓得,”随即,她缓缓讲起了汉朝的一件轶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小民作歌以讽汉文帝不容淮南王刘长。然官方言论 又岂是公道之言?有几人晓得这个长袖阔带的淮南王,道貌岸然却假公济私,公开杀人还 振振有词。念兄弟之情,文帝一再姑息,刘长却得寸进尺,数度违法,到最后谋反朝廷了, 汉文帝仍不忍杀他,迁之于蜀时绝食而死。天子难当啊!”

“我在家中还是个小孩子时,就传闻过老七闹书院的事,”徐后一笑,想为老七摆脱, “他打小不循分,父皇为这,也不知生过多少气了。他就这本性,皇上大可不必太在乎。”

晚膳后,徐后陪天子走了一段,还是兄弟手足子侄的话题,这个话题实在是过分沉重, 拿起了就不轻易放下。天子去了武英殿,就在她折回坤宁宫、颠末乾清宫被焚的废墟时, 偶然间朝右面望了望,突见一个一身白衣的肥胖身影盘桓在废墟之上,建文?她的内心一 怔,如何会在?揉揉眼,再看时,身影刹时不见了。真是怪了,回到坤宁宫,飘忽的白衫 人还是挥之不去。

永乐愣了半天,摇点头,无可何如:“老七是朕之亲弟,朕还不知他?凶悖无礼出于 本性。几年来,朕多少恩德,何见其有半点打动?他的为非作歹,人所共知,朕的温语训 诫,谆谆切词至于六七,亦人所共知,他于一丝一毫听纳了吗?没有,朕的话都是耳旁风, 下人的话更不消说了。朕看他就是一只在山林里野惯了的猛虎。固然关在了笼子里,仍然 会桀骜。算了,你等先下去,朕要一小我坐坐,渐渐消解。”

世人分开后,永乐单独坐着,呆呆的约有半个时候。皇后徐仪华见过了宁王,也传闻了皇上见齐王活力的事,就让宫女桃株请皇上到坤宁宫用晚膳。

“可‘文景之治’何其盛哉!”皇后话锋一转,“文帝于诸兄弟一让再让,仍有民谣 讽喻其不顾手足之情,大抵中国世风怜悯弱者,随他去吧!陛下要记着的,一个‘文景之 治’足矣!”

伉俪二人坐定,扯了一些闲话,徐后只拣高兴的说,过了好一阵,永乐的心气才垂垂 平和下来。徐后体贴肠谛视着永乐,也就这两三年的风景,他的鬓角已生出华发,眼睛里 尽是倦意,人也蕉萃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