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议[第2页/共3页]
出兵的决定在没有牵挂中通过,有点怠倦的李治坐回御座上,斜靠着身子,问殿下诸臣:“诸位爱卿都同意出兵讨伐高丽,民娘娘也同意了诸位爱卿所请,本日朕也想问问诸位,既然要出兵讨伐高丽,天然要会商个出兵之道来,接下来朕想听听诸位爱卿之意,要如何出兵,出何作战为好?”
收到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病逝的动静,其宗子泉男生又归附乞援,这事可千万不能再拖了,必定要在最短时候会商个成果出来。是战还是补救,必须得有个定夺了,这是本日大朝会最首要的目标!是以朝会刚开端,李治顿时就扣问诸臣有关高丽的事了!
分歧的朝会停止的地点也不不异,常朝大多在紫宸殿停止,偶尔会放在其他宫殿,但如元日如许的大朝会,必然是放在含元殿停止的,而朔、望大朝会也不是在紫宸殿,都是放在宣政殿!
大唐刚建立时,天子李渊及随后即位的李世民为示勤政,每日都临朝,措置政事,称之为常朝。及至贞观十二年时,宰相房玄龄以天下大安,没有太多要措置的政事为由,劝谏天子李世民不必每日临朝,李世民接管了房玄龄的建议,常朝改成三日停止一次。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为,这位小九天子为示勤政,再次将朝会改成每日一临。显庆二年,众宰相上奏,天下无虞,请隔日示事,李治允之,朝会改成隔日一次,这一规定持续至今。不过固然规定常朝隔日一临,一些特定的日子,是必必要停止朝会的,并且还是规格极高的朝会,比如元日、冬至等!
不过李治和武则天方才松了口气,顿时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了!
(感激一签过书友的月票!)
本日的朝会有点特别,朝会开端后天子李治并没扣问诸臣有没有大事上奏,而是直接开端议事!
仲春月朔,是例行的大朝会日!
“陛下,娘娘,臣附议!”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站了出来,支撑戴至德的发起,“高丽王遣使向我大唐求救,我大唐岂能袖手旁观,臣觉得,我大唐需求快速出兵,讨伐谋逆的泉男建、泉男产,以平高丽百姓的民怨!”
“陛下,娘娘,臣反对!”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戴至德站了出来,批驳李安期所说:“高丽并不是亡了国君,只是其一大臣病亡,高丽王高藏还健在,仍然把握着高丽国政,我大唐在此时出兵讨伐,并不是趁火打劫!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但其两弟不甘莫离支职落入泉男内行,起兵反叛,高丽王高藏被泉男建、泉男产所迫,出兵进犯泉男生,泉男生向我大唐求援,央我大唐派兵求其国主,高丽乃我大唐藩属国,其王有难,其大臣向我大唐求援,作为宗主国的我大唐,岂可袖手旁观?”
不过如许的成果倒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预猜中,因为李勣在年前就上奏发起,在年后举雄师讨伐高丽,趁泉盖苏文病重,不能摒挡朝事,群臣有异心起来之时,将高丽攻破!
一脸倦容的李治亲身主持朝会,皇后武则天坐在李治前面,以帘子相隔,垂帘听政!
“陛下,娘娘,臣有分歧定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站了出来,“臣以为此时并不是讨伐高丽的最好机会,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病亡,如果我大唐趁此机遇进犯高丽,定会落个不好的名声,诸藩以为我大唐趁火打劫,是以臣觉得,待高丽海内局势安静了,再讨伐不迟!那样诸藩都会感觉我大唐仁义尽致,不会做出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举!还请陛下和娘娘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