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七传词作[第1页/共3页]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哈。”林如海重重地打了个哈欠,“那咱也回府吧。明日还得去衙门呢。”
“也写了?”
亥时将过,画舫也从湖心缓缓泊岸。此次诗会的十来位评委纷繁端坐在一起。
画舫上的人定了诗魁,固然时至子时,还是不甘心肠朝三元楼会聚畴昔,想要一睹这个叫顺溜的究竟是何方崇高。
“错不了!”宁公抖了抖诗稿,道:“我念与诸位听。”
林岚嬉笑道:“大少爷也写了诗呀。”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词读至此,贰楼当中再无窸窣声,每小我都屏息凝神,恐怕错看一个字。
“明日必然要叫那人十足写下来!”
王氏眼尖,看到林岚还提着一个包裹,问道:“这里头又是何物?”
“你这厮又是何为?”
是男人,如何能说不可?
......
……
诗魁、七传之词、顺溜,满城的人都在猖獗地找着那写下水调歌头之人,但是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林岚,早已经醉入梦境。
一名扬州城内的大儒,本应理所当然在画舫之上,因为晕船,以是屈居贰楼,看到这篇水调歌头,骇然道:“藏龙卧虎,没想到我扬州新秀当中,还能有如此高才。”
“顺溜?这是谁?如何没传闻过?”
十来位名儒文豪明显都是将目光锁定在最中间的两首诗上。
......
“传!”
“稍安勿躁!等等。”
伍楼
“宁公?您老如何上来了?”
是她们肚皮不争气,还是老林的枪杆不争气,谁内心都明摆着,只不过林如海是一家之主,这面子上……
“陆”楼的中年男人接过诗稿,本觉得“肆”楼以后,再无佳作,一见小厮传来的这首词,顿时精力一震,惊呼道:“此夜以后,再无咏月之词出其右也!传!”
四尺白宣铺陈开,中年男人大笔书墨,一盏茶的工夫便将词眷抄结束,中心高台,是贰楼特地安设的大屏风,用来吊挂诗作,以便世人批评,免得一些渣作流入到画舫之上,贻笑风雅。
西厢还是喧闹,连彩灯都未张挂。
林岚将一包烧麦递上,又喝了些茶解酒,整小我镇静了很多。
“苏公此言在理,不过这首竹月诗倒是凸起了一个奇字,我看也能争上一争,诸公觉得呢?”
……
“青莲大官人,您可折煞小的了。这些都是贡献您的,如果您不享用,小的都要去死了。”
“诸位,我看此次中秋传诗会的诗魁,当在这几首当中产生了吧。”
“这还用辩论吗?都冲动地让宁公亲身当传诗小厮了,还能有疑议?”
“嘻嘻,油嘴滑舌。”青莲放下诗稿,拿起烧麦吃了一口,问道:“那人既然这么体贴蜜斯,如何自个儿一次不来西厢?”
“是啊,若不是那首诗,我们出三元楼还得付上四两银子呢。”
青莲手中攥着诗稿,看着林岚嬉皮笑容的模样,却少了丝讨厌,坐下来酸溜溜地说道:“准是那人让送给蜜斯的,被你用来借花献佛了吧?”
青莲瞥了眼烧麦,仿佛还不足热,便问道:“无事献殷勤,说,有甚么诡计?”
“宁公,要不要再稍作商讨?”一个年纪尚青的才子有些游移地问道。毕竟他的那首竹月诗很有能够夺得诗魁,若此词真的传至壹楼,估计……要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