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去意生[第2页/共2页]
可现在他亲耳听到,一个农无税的大期间到临,不由得感慨万千,如果全部大唐都是农无税,那该多好?
别的,在皇太女和国君结婚一月后,将前去长安常驻,而安国国政则由江都公主监国,国相、参知政事和枢密使辅政。”
也就是说赵昊名义上担负安国国主,却只能陪着娘子住在长安,今后等小扬州即位称帝,都没法回扬州。
只要他白叟家还是安国国主,哪怕是十年不露面,四海宵小也不敢来安国境内撒泼。
曾记得老安王念叨过,在合适的机会,可给农夫永久减免赋税。当时,人们颇不觉得然,自古至今,历朝历代,谁能不收农税?这底子就是做梦!
安国今后的国政,由国相、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四人主持,不决之事可向鸢儿叨教,至于老安王、按他的口气恐怕是要永久分开了!
赵无敌侃侃而谈,听者却无不动容。
赵郡王固然高贵,可离皇太女还差得太远,在皇家眼里,对于驸马向来是妇唱夫随,就连公主结婚都是尚公主,何况是皇太女。
可如果论私交,在陛下和安王之间,他却偏向于安王。他们曾一起被困在朔方城中,共抗突厥雄师,同生共死,豪情深厚,对于魏文常来讲,可谓是看着安王崛起,见证了一段传奇,实在是不肯意同安王比武。
赵昊继任安国国主,却并不留在扬州主政,而是伴随皇太女常驻长安。
对于承平天子和安王之间的爱恨情仇,魏文常并不不知,可作为臣子,他能说甚么?现在看安王的意义,很较着是不放皇太女回长安,倒是让他难堪万分。
柳先生同两位参知政事赵政、池飞低声商讨,然后上前几步,跪倒在地,以周礼叩拜,道:“安王殿下,臣,柳士丰请奏永久减免安国治下农夫丁口田亩赋税……”
可赵无敌却紧接着宣布退位,让赵昊接任安国国主,如许一来,本日的新娘和新郎之间的职位,还真难以分出高低。
可现在,看扬州的繁华昌隆,国库充盈,完整能够减免农税了!
可赵无敌一贯是言出必行,一旦有了主张,谁也没法安慰。
如此广宽的边境,完整能够同大唐分庭抗礼。
安国事则天天子赐封,可分歧于普通的亲王的封邑,而是在海东数十州地界上,完整由安王说了算。
赵无敌点点头,道:“准!”
安国就是一个王国,只不过是名义上顺从大唐为宗主,实际上国中统统事物都自行决定,底子就不能考虑大唐的态度。
柳先生并非是信口开河,而是策划已久,拿出了详确而又实在可行的计划,奏请老安王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