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姜君保国不念情 赵姬一怒毁亲儿[第2页/共3页]
“传孤之命,诏令季玄为和亲特使,刘诚之随行,代孤出使北狄,迎娶鬼方淑,即令赵姬次子姜白与其同往,竖日出发,不得有误!”姜武行笔一竹简,亲身回函鬼方裘,应其和亲之请。
赵姬见姜武忧心国事,心疼不已,倍感自责:“小童文不能出运营策,武不能上马拉弓,无以替君分忧,实在有愧君上垂爱。”
刘诚之见机,知君上有事与赵姬商讨,不敢久留,领了君命,缓缓退出朱门,赶回虎贲营去。
赵姬启朱唇,舌吐芷气,转目秋波,口称:“小童愿君上万福安康。”
天下无母不爱子,姜武欲送其子于北狄莽夫,如送羊入虎口,何况狄人向来奸滑,言而无信,质子一去塞外,莫说十年,恐毕生不得再回临淄啊!
赵姬见他忧愁,不由道:“西燕安平无战事,臣忠民爱,丰衣足食,无人不为之欢乐,君上忧愁何事?”
只留姜白一孤零孩儿,抱膝抽泣,浑噩惊骇,稚嫩哭声回荡大殿,不知有谁听?有谁怜?
赵姬心中欢乐,口上却推让道:“小童不敢邀功,此乃君上英姿兆显,天方赐麟儿于西燕。”
赵姬知局势难回,止住酸楚,不顾姜白一眼,回身回了玉芙宫。
姜白大声痛哭,抓着赵姬衣袖不放,口中哭泣。
“徐寺人,君上可在?”赵姬问道。
刘诚之一介武将,甚少出入内宫,见来人,不由相顾几眼。
一想此情此景,赵姬既痛又怨,既恨又羞,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苦不堪言!
姜武忧心忡忡道:“北狄不除,永为孤心头大患,何如狄人刁猾狡猾,且民风刁悍,素有骁名,一旦战事起,狄人必将入城搏斗,当时,西燕再无宁日。”
赵姬甚为不解,翻开卷轴,见羊皮中所记之事,心忽一窒,娇唇微颤:“君上是何意?”
“好!”姜武一声笑,捡起丢掷在地上的卷轴,交给赵姬。
迩到临淄不平,城中戒严,姜武专于政务,多日未与赵姬相会,今命人宣她前去广元殿,赵姬欢乐不已,命侍女将公子唤来,同去面见君上。
姜武道:“刘都尉,你远来辛苦,在偏殿修整半晌,即回灵州边疆!”
君声无情,犹然在耳,赵姬闻之似轰雷天降,顷刻,面无人色,浑身脱力,瘫坐于地。
“夫人言重了。”姜武起家宝座,轻拉赵姬糅夷,垂怜道:“夫人常伴孤摆布,一晃经年,此份女儿心,远胜那三千军功!”
姜武目露豪情之色,可脸无神光,略显忧愁。
怀胎旬日,子乃她肉,子为她血,现在君上为保西燕边疆安宁,竟要弃子而送北狄,这无异于割其肉,饮其血,让她如何舍得?又如何能应允?
“诺!”
刘诚之迷其姿容,恍忽间,赶快施礼:“末将见过君夫人。”
“孤自登基,十年不足,今始洲动乱,三百诸侯分崩离析,整日兵戈相见,形如散沙,诺大始洲各处烽火,唯独我西燕之地,东临大海,南无劲敌,西有陇山为界,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赵姬跪在地上,泪眼婆娑,悲哭道:“自古强国好战,弱国好和,西燕乃始州五国之一,莫敢有人欺,今君上以强国之势,送公子为质,以与弱国修好,小童肉痛,莫非君上不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