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第1页/共2页]
“当与之共享。”蔡琰抬手道。
一行走来,两女皆有侍女照顾着,走动的步子迈得不大,速率也不快。
“数百人,如果世弟命令,命吴中士族后辈、官宦后辈、大富后辈前来肄业,再请名流讲课,怕是此地亦难容留。”蔡琰举步察看几眼四周,便轻笑道。
行至山顶四周,已经是有一排低矮的屋舍,大多都是竹子、林木作为梁柱,屋顶盖瓦,现在,有着数十名工匠批示着近千名民夫在此地劳作,监工的,却不过是一名百人都伯。
“无妨,为我换药便可,牢记不成张扬,莫要让郎君瞧出。”
馒头、咸菜、稀粥,这已是此地上好的炊事,因刘奇等人到来,此地都伯还命人在四周山中捉了几只山鸡,如此,这稀粥当中,便是多了些肉味。
“如果大富、官宦、士族后辈,退学尚需交纳束脩。”
“喏。”侍女一脸心疼地走了出去,内心却暗自迷惑,为何自家主子,不让少将军晓得此事呢。
言罢,她面上又欣然若失,“晚知君如此,恨不相逢未嫁时。”
“女兄才情敏捷,不过,吾将在江东各地开设书院,以举孝廉的父老为由,举孝廉或是曾任官,去官回籍者,只要家世明净,任职上没有污点,便可提出在县里开设私塾,刺史府会赐与部分赔偿。”
“吾愿让诸子百家复兴,让其间学子驳论古今,当代局势,学成以后,将他们下放到诸县,通技艺知兵者,任军中什长、任处所亭长,善誊写,知政务者,任书笔小吏,任里长,若得功劳,可大用之。”
“呀”步练师闹了个脸红,当即抬手一礼,“倒是练师错怪了郎君。”
“世弟所言,但是那曹孟德麾下司马郭奉孝?”
用膳过后,刘奇带着她们从下后山,快到傍晚,一行人已经是在一座荒废的寺庙过夜。
方山,高不过数百米,山顶多有林木,上山小径两条,一条背山而建的石阶,一条倒是郁郁葱葱的古道。
刘奇一行人天然走的是古朴的小道。
说完,刘奇带着两女从一侧的小径来到一处花圃里,这里已经开端东土修建一些亭台楼阁,约摸着模型和所需的砖瓦、梁柱已经从山下运来,现在贫乏的,不过是工匠罢了。
两女听后,都如有所思。
“是极。”刘奇应了一声,带着他们来到屋舍边上,“这四周的屋舍,约莫可入住数百人,是为书院肄业士子所留。”
蔡琰面前一亮,“此乃文教之功也,世弟若能功成,必将青史留名,江东之民,皆受你百世遗泽。”
“甚好。”
“那绿豆汤,和红糖,但是郎君所做?”而步练师,则是想到了其他。
“拜见少将军。”都伯目睹着刘奇来此,当即上前见礼。
“世弟刻薄,御下定用心做工,今后,这四周屋舍,当早日建成。”蔡琰笑道。
“可官方自有察举制,世弟若公布此策,怕是会引发江东四郡动乱,且自建朝以来数百载,士族和豪门,已成定律,且有士族和豪门弟子同窗为友之说?”蔡琰盈盈笑道。
她靠着窗边,看了一眼劈面亮着的那一间小屋,“本日,倒是苦了女子。”
“非也。”刘奇微微点头,“吾这私塾、书院,既为士族也为豪门,士族家中藏书多,家中多有为官显达之辈,起步高于豪门后辈,然豪门后辈多有刻苦,才情敏捷之辈,吾亦可给他们一条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