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泉州林家[第1页/共4页]
常风笑道:“多谢李次辅赏茶。”
考官们背后站着文官个人。自三年前的科举舞弊案后,常风便跟文官个人势同水火。
半晌后,刘秉义一拍脑瓜:“想起来了!苗儿,你去一趟我的卧房,把客岁我纳你时,收的贺礼票据拿过来我看看。”
常风昂首看了一眼张采:“林家?”
要不然,常风会多出个小舅子或小姨子。
本年春,他又进了贡院。还是名落孙山。且这一次,他又差了“好多好多个圈”。
常风心中格登一下:我的天,林家跟督公都有友情?
刘秉义道:“那倒没有。”
刘秉义皱眉:“泉州林家,如何这么耳熟呢?”
徐瘦子道:“乖乖。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睡人家的腿软啊。”
“自古就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吃着晚餐。
谢迁是如何晓得的?莫非有人给谢迁透了风?
“客岁他给中官屯捐了八千两银子。”
都城官员总爱自嘲,大明的宦海是个大粪坑。鲜有人能出淤泥而不染。
钱能一口一个“大善人”,仿佛跟林家干系匪浅。
其在宦海中庞大的干系网可见一斑。
没了根的人,故乡人不待见。他们便在都城的中官屯养老。
谢迁点点头:“完了。”
刘健亦开口:“这是聪明人才气听懂的笑话。现在我们值房中坐着的都是聪明人。”
定国公徐永宁已经六十一岁了,身材不好。得了严峻的消渴症,天命不久。
常风不晓得,不管都城里哪一名高官大吏婚丧嫁娶,林家总能找到有干系的官员,代贺、代祭送礼。
张采不愧是常风看中的人。办事效力极高。
有常风的面子在,都城官员、勋贵很多都来送了贺礼,刘秉义的弟子故旧也来恭贺。礼单上足有几百个名字。
张采禀报:“常爷,林生进京了。就住在城西闽商会馆。”
常风放下了手中的棋子:“这几日如有空,我去你府上看望看望老爷子。”
徐瘦子道:“泉州林家很着名啊。我早就传闻过。”
“你说要盯紧了他?他如何招你了?”
且说三日以后,锦衣卫常风值房。
徐瘦子嘲笑他:“我说大侄子,你臂力不可啊。就这两个二十斤的石串子,我两根手指就能抬起来。”
李东阳问:“这就完了?”
寺人是服侍人的奴婢。宫中不养闲人,他们上了年纪就要出宫。
不但如此,朝廷打击其他海商,反而即是帮了林家的忙。让林家在泉州一家独大。
若徐永宁弃世,徐瘦子就会成为正儿八经的大明公爵,顶级勋贵。
常风蹙眉:“林家还给我们家送过礼?”
三照顾两照顾,丫环反被刘秉义照顾到了床上。
“谢阁老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他的笑话寓言,痴顽之人是听不懂的。”
张采答:“禀常爷,给德升昌商行供货的,是泉州海商林家。”
常风筹措着,让刘秉义将那丫环收了房,当了妾。
常风不会自讨败兴。三位阁老都不说话了,他不能赖在值房里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