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命常风廷杖国舅(五千字)[第2页/共5页]
“三位国舅关押在诏狱期间,由你服侍。好吃好喝好接待。”
常风叹了声:“唉!这都甚么事儿啊!”
本日,他终究抓住了飞扬放肆的两家外戚的把柄。他毫不会屈就。
老马是带兵的文官出身,崇尚以武立德。
常风无法,只得跪地叩首:“禀皇上。您曾多次说过,锦衣卫不但要严惩奸臣,还要庇佑忠臣。”
三人目瞪口呆。
蒋冕惩办外戚的目标达到了。却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常风。
常风道:“皇上有旨。宣蒋冕入宫见驾。”
他赶到了南城兵马司,看到蒋冕坐在椅子上,手中持刀。
内阁首辅徐溥来了,次辅刘健来了;刘大夏、李东阳、谢迁来了;杨廷和也来了。
弘治帝听后沉默不言。
当巡城御史蒋冕抓了三位国舅的动静传到马文升等人耳朵里。马文升感慨:“我等一品大员,还赶不上蒋冕一个七品御史!”
学好浅显话,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条真谛真的是横贯古今。
他下了一道旨意,调蒋冕回翰林院担负编修。
蒋冕义正言辞的说:“天子以官位引诱臣子,这不是对待忠臣的态度,这是对待盗贼的态度。”
李广怒道:“好,好!蒋冕反了,常风反了,你马文升和满朝官员都反了!我去找管东厂的钱公公。让东厂的番役清算你们!”
他糟糕的云南口音非常晦涩难懂。跟翰林院的夫子们交换都成题目。
而蒋冕,将在二十多年后的关头时候,为停歇那场事关大明存亡的伤害兵变出一份力。
因而李广高呼:“孩儿们停止!”
蒋冕凝睇着常风拜别的背影。
老马担当了老王的名誉传统。敢打宫里的寺人。
蒋冕的话有理有据。弘治帝无法,只得说:“照准。”
常风叮咛他:“寿宁侯啊,我的鹤龄老弟!当初秃鹰会反叛,我救过你们哥俩的命。”
马文升对蒋冕说:“蒋御史,你去吧。牢门自有我们把守。”
李广打得一手好算盘:我这一百个徒子徒孙,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御史还不是手拿把钻?
常风又叮咛石文义:“你清算出三间牢房。一应陈列都从我家里拿。”
常风这个锦衣卫大掌柜在天子和七品御史之间跑断腿,实在从一个侧面证了然弘治朝政治民风的开通。
行刑力士用裹着牛皮的大棍,蜻蜓点水打了三位国舅各三十廷杖。
蒋冕就是这类人。
“锦衣卫的底子在宫里!不在御史言官那边!”
直到成化二十三年春,他二十五岁的时候,第四次来到了都城插手会试。
中气实足的喊声,出自老天官马文升!
但是,一百多名商贩,无一人敢作证或状告两家外戚。
这些年,官员们早就看不惯牢里那三个外戚界的泥石流横行犯警。
马文升撸起了袖子,攥紧了沙包般的拳头:“看来本日你们要逼我以德服人!”
“直接把蒋冕抓了,把牢门砸开不就结了嘛?”
蒋冕能不能活下去都成题目。更别提跟天子有来有回的说理。
蒋冕道:“常同知放心。我虽直,但不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