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升常风为......(五千字章)[第4页/共5页]
“他是出了名的爱好诗词,与诗词大师李梦阳私交甚好,在文官中口碑极佳!”
弘治帝再次被常风打动到了!
常风问:“谁?”
弘治帝道:“你虽还称不上国柱,但你还年青。若你有七十岁阳寿,还能再为国效力四十一年呢!”
杨一清对常风的夸奖是出于至心。
“常风接任批示左同知!”
如何样,咱小常是个至公忘我的人吧?
弘治七年,腊月。在出京办差近一年后,常风终究返回了都城。
“即便在睡觉时,臣也经常能够梦见跪在这乾清宫大殿,聆听圣训!”
常风正色道:“禀皇上。贤人二字臣千万不敢当。只要怀恩、王恕、马文升那样的人,才称得上贤人。”
牟斌当了批示使,锦衣卫的实权还是我常风的。
他当北镇抚使,北司就还是我在实际操控。
常风,七窍小巧心也!
徐瘦子捶足顿胸:“你有病吧!牟斌是个好人,但他没有当批示使的本领啊!”
思南宣慰司。
至于常风挑选保举牟斌,而非钱宁。则是为他此后在锦衣卫里的实权着想。
他气得两腮鼓起,活像是一只大蛤蟆:“真是气煞我也!得了,我回定国公府跟我爹团聚了!你啊你!”
弘治帝笑道:“你出京办差一年了。快回家团聚去吧!哦,朕命御膳房去你府上,算朕赐你一桌团聚宴。”
北镇抚使:石文义(会服侍人,长于应酬寒暄。但不善办实事。有这个不称职的人在,北司还是常风实掌。)
左同知是我。我要保举一名右同知,这小我既不会分我的权,又得能服众。
常风道:“我只屠贪污纳贿、心胸叵测、擅权误国的恶狗。小虎是咱家的心肝宝贝。我屠它何为?”
天子被一个家奴摸得透透的,实在是天子的哀思。
右同知:孙龟寿(资格深厚,大哥,无野心。能服众但威胁不到左同常风。)
弘治帝感慨:“高官厚禄在前,而无动于衷,只心胸朕和朝廷。常风,你可谓本朝贤人!”
心机却在抱怨:呸呸呸,百无忌讳。老子要活一百年呢!
常风说了一大堆谎话,大旨就一个:皇上,为了您好,我甘愿不做这个批示使,让给牟斌做。
我可不想坐在刀尖儿上。我是精神凡胎,不是铁屁股!
常风微微点头:“皇上让我当,我不当。我保举了牟斌。皇上只升我做左同知。”
弘治帝迷惑:“文官也好,武将也罢。个个盼着升迁。如何你倒回绝了锦衣卫的至高权益?”
至于服众,“七朝老臣”四个字足矣!
此番常风虽不是出征班师,弘治帝却下旨,准他走安宁门回京。并派礼部破格执都督同知仪仗相迎。
弘治帝龙颜大悦,下旨对常风大加嘉奖。
常风笑道:“我可没有让牟斌替我挨刀的意义。人家口碑好,他当批示使能改良锦衣卫在百官心目中的形象。”
刘秉义感慨:“贤婿啊贤婿,九年工夫,我都快不熟谙你了!脱胎换骨!脱胎换骨呐!”
(本章完)
这道旨意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弘治帝不时到处想着两个小舅子。打着给常风腾处所的名义,将二人升为了明军的督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