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龙颜大怒,素质二连(五千字章)[第4页/共5页]
他的管家站在他的面前,身边是一个大木箱,箱子里摞着整整齐齐的银锭。
遵循大明律,给七品命官上刑,需求三法司堂官联名的公文。
「一个赃官吃饱了,您把他杀了。换一个饿急眼,没吃过饱饭的新科进士上来,他会更加肆无顾忌的咀嚼百姓的血肉。还不如留着吃饱了的赃官呢!」
身型肥胖的官不必然是赃官。
程知县先是一愣。随后道:「上差,实数就是官仓那五千五百石粮啊!」
「可六合知己。这五千石粮里,只要一半儿是下官的。其他的按端方要分给县丞、主簿、典吏、三班正副班头、二十几个粮长。」
底子没有处理吏治败北的题目。
独一的例外是东厂和锦衣卫。厂卫是超出律法的存在。
徐瘦子道:「常爷,我们是不是该回京了?」
「恐怕刚到知府衙门,折子就会被扣下、烧毁!下官也会身陷不测之地。」
「查清雄县的事,作为一个例子,给皇上做衡量和考量用。」
「黑心一点的能够实收一万石。多收的粮,天然就流入了一层层的处所官、吏、役手中。」
常风点头:「出来两个月了。也该给皇上一个交代了。」
现在都城的上等好麦价是五钱一石。既是官员销赃,天然卖不上时价。即是四钱银子把赃粮措置了。
黄知县本来就胆量小。挨了弘治帝的痛骂,他四脖子汗流。
就算是巡抚,也不能私行对七品官动刑。
「代价呢?是数十年间大汉户口减半!老百姓食不充饥。」
常风坐到椅子上:「程知县,客岁雄县跟百姓收买五千五百石囤粮,共耗银多少?」
黄知县道:「禀皇上。微臣大胆进言。赃官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会冒出一茬儿。」
黄知县答:「恰是如此。有句话说出来能够不太好听。算了我还是别说了。」
他苦思冥想,想出的利国利民的囤粮大政,到了上面竟成了坑害百姓的恶政!
黄知县答:「另有一个多月。到时我会去吏部述职,候选新职。」
程知县答:「也卖给了润德粮行。润德粮行神通泛博。恐怕普天下有一多数儿的处所官,拿了不该拿的粮都是卖给他们!」
抗旨未囤够粮数的黄知县被常风安排到了本身家里住。等候皇上召见。
「但是,杜工部有诗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程知县大喊:「我招,我全都招,上差饶命!」
「那么多粮往市道上一冲,粮价不跌才怪。」
「一旦摊上甚么大有为的帝王,百姓想像牲口一样混一口草料度日都是期望!」
案发以后,太祖爷将六部侍郎及以下官员皆正法。
「是非对错。就留待先人评说吧。」
程知县答:「卖给了通州的润德粮行。」
洪武朝时的郭桓、空印、胡惟庸、蓝玉四大案,生生把天下官员杀了几茬儿。够狠了吧?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大汉多么荣光?」
常风走到黄知县面前,亲手给这位好官续了茶:「我们是亲热的世兄弟。有甚么话是不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