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龙颜大怒,素质二连(五千字章)[第2页/共5页]
程知县先是一愣。随后道:「上差,实数就是官仓那五千五百石粮啊!」
「同时,你要将囤粮大政的弊端,亲口说给皇上听。」
吕典吏答:「就在县衙大堂。」
「因为朕的一道圣旨,百姓的口粮落入了赃官的口中!」
旬日以后,雄县县衙。
瘦得跟一根麻杆似的程知县哪能受得了如许的罪?疼得吱哇乱叫。
「黑心一点的能够实收一万石。多收的粮,天然就流入了一层层的处所官、吏、役手中。」
常风道:「将他押回都城。」
世人商奉迎,出了容城县,直奔雄县。
常风问黄知县:「黄世兄可知都城里阿谁神通泛博的人是谁?」
黄知县点头。
徐瘦子领着二十几个被绑停止脚的人进得大堂。另有一群力士,拿着雄县收粮所用的官斛、官抬称。
常风思考半晌后答:「建功立业。」
说完常风拍了鼓掌。
程知县目瞪口呆,心中暗道:不好!本来是有备而来!
程知县的脑袋上冒出了汗珠。
黄知县答:「各地官员从收买苍保存粮上已经能够赚的盆满钵满,无需再打官仓的主张。」
管家道:「是。」
常风诘问:「卖给谁了?」
黄知县还是点头。
用徐瘦子的话说就是:「瘦子如何了?瘦子又没吃你家大米。」
用后代的话说,本来常风出京的任务是验收,现在任务变成了调研。
常风通过这件事又获得了一个经验:不能以貌取人。
「你是个好官。任职容城县六年,造福桑梓。应当让皇上晓得天子脚下的北直隶有你如许一个清官廉吏。」
遵旨囤够粮数的程知县则被安排到了诏狱的牢房。
与黄知县聊完,常风调集徐瘦子、钱宁等人议事。
也是实话。
常风又问:「赃粮呢?」
程知县答:「被下官派人运到通州去卖了。共得银两千两。银子本日刚运回本县。」
莫非说,弘治朝也出了个郭桓?
弘治帝这回是动了真怒了。脖子上青筋暴起!
程知县的道行还是浅了。他不晓得锦衣卫有先上刑后问案的风俗。
他持续问:「你邻县的那些处所官,他们压榨百姓所得的脏粮卖到那里去了?」
遵循大明律,给七品命官上刑,需求三法司堂官联名的公文。
常风却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禀皇上,杀不得!」
独一的例外是东厂和锦衣卫。厂卫是超出律法的存在。
常风道:「如许。我们挑一个县。嗯,就雄县吧。查清雄县囤粮五千五百石,实收百姓粮食到底多少石。」
蒲月初三。弘治帝在乾清宫召见了常风和黄知县。
常风走到黄知县面前,亲手给这位好官续了茶:「我们是亲热的世兄弟。有甚么话是不能说的。」
常风一笑置之:「无妨。锦衣卫本就是皇家豢养的恶犬。」
常风问:「这润德粮行有何背景?老板是谁?」
弘治三年蒲月月朔,外出巡查的常风回到了都城。
常风指了指钱宁:「程知县,你记着了,这位是北镇抚司副千户钱宁。他平生嫉恶如仇,最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