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45章 仓场案引子暴跌的粮价(五千字章)

第145章 仓场案引子暴跌的粮价(五千字章)[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梁府尹不晓得吧,他们刚才闲谈时,三句话不离钱、地、宅和女人!”

九夫人则管着家中仆人、用度、采买,柴米油盐一类。

常风也感觉这道旨意是贤明的,是善政。

在常风的设想中,插手鹿鸣宴的新科举人,会商的应当是品德文章,或此后如何做好官,如何珍惜百姓、报效朝廷。

但是,他们现在却没法提出反对定见。

李举人笑道:“黄兄这话太精炼了!昨儿刚放榜,就有二十几个来找我投效的。共得地二百亩。”

刘笑嫣常日里跟京中贵妇寒暄,没事儿进宫看望义妹镇静后。

“凡州县十里以下者,积谷五千石;十里以上二十里以下者,积一万五千石;二十里者积两万石;八百里者积十九万石;卫千户所积五千石;百户所积三百石。”

常风插手完御门早朝,去锦衣卫措置了一个半时候公事。随后回家沐浴换衣,换上了盘领昑衫、戴上了四方安定巾。一副读书人的打扮,欢欢乐喜去赴鹿鸣宴。

因为这是弘治帝独立制定的第一条大政。身为辅政重臣,若现在提出反对定见,必会侵害天子的权威。

近似于天子的寒暑假。

壮壮还不会说话,只能“咿咿呀呀”挥着小拳头,表示对姑姑插花行动的气愤。

亚元看不起榜尾很普通。常风见机的退到了队尾。

“我不屑与你们如许的报酬伍!”

手里有粮,内心不慌。等碰到灾年就有了充沛的粮食赈灾。

中间的李举人道:“还请黄兄见教。”

这道旨意的初志是好的。趁着丰年,让各地官仓广积粮。

马文升低声道:“看看吧。”

二十四岁的常风叼着一根狗尾巴草,躺在草地上翘着二郎腿,舒畅的享用着阳光。

粮价越低,申明朝代越昌隆,产出越丰盈。

这时,糖糖走了出去,手里拿着一个瓷碗、一个茶盅:“哥哥,不是说要‘砸举’嘛?我都筹办好啦!”

别藐视这些芝麻官。偶然候一张便条就能帮士绅停歇大的事端,一句话就能让士绅发一笔横财。

九夫人是个俭仆之人。

九夫人解释:“都城粮价掉了整整两成呢。你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趁着粮价低,多屯一些,能省很多钱呢。”

凡是中了举,就要把家里的旧东西砸一砸。因为很快就会有人来送一套新的。也取个陈旧迎新的吉利意义。

下晌,常风赶着马车,一家人回了府。

弘治帝已将经筵办成了理政战略大会商的御前集会。

举人往上考,若得中进士,起码也能当个七品县正堂。

举人向他们收取低于田赋的佃租。此谓之“投效”。

弘治帝一概应允。公然是明君!

常风现在也算都城中失势的红人。虽不贪污、不纳贿,可镇静后那边隔三差五的犒赏不是小数量。

一进府,常风就看到九夫人正在批示仆人们往家里一袋子一袋子的扛谷米。

这些就是大明朝的“栋梁”嘛?这些就是大明将来的官员嘛?

刘吉出班道:“禀皇上。吐鲁番屡犯哈密卫。他们的使者送狮子,不知有何用心。”

黄举人见此景象大惊失容。

见常风走了过来,黄举人主动搭话:“敢问同年贵姓大名?桂榜次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