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34章 御虏记引子写匿名信的人(五千字章)

第134章 御虏记引子写匿名信的人(五千字章)[第5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封信没有署名,看来是一封写给天子陛下的匿名信。

王华低头沮丧的说:“这是他的笔迹。常千户请饶过他吧。本年元月,他格了七天七夜竹子后,生了一场大病,高热不退。怕是烧坏了脑筋。”

郑继长舒了一口气,心道:我还觉得是要吃李孜省的瓜落儿呢。

“故臣建议,在早朝以外增设午朝。”

常风对五人说道:“五位比来谁给皇上递过奏折啊?”

刚巧一阵夜风吹过,吹散了乌云。月光洒在他的脸上。这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郎。刚才那声衰老的“呃”,是他用心装的。

徐瘦子恐吓王华:“状元公,内心有鬼还是早点招了的好。你如许的文人如果进了诏狱.咳!”

“谁的笔迹,我一眼就能认出。”

守门百户一头雾水。心想:这胡涂官儿。一准是到了皇城门口发明折子没带,归去取了。

五人看后。李东阳道:“常千户,这并非我们五人的笔迹。”

“六部郎中、员外郎、摆布庶子、翰林学士、通政司参议、尚宝寺卿.加起来约莫一百三十多人。”

千万没想到,弘治帝竟说:“杨卿的建议,朕深觉得然。早朝时候有限,朕的很多治国方略,都来不及跟众臣详谈。”

随后郑继道:“我们通政司中有一人,熟谙满朝官员的笔迹。”

萧敬哭笑不得:“这是哪个二傻子冬烘写的奏疏啊!老练至极!”

常风心中感慨:三年前九死平生保太子是值得的。之前的太子,当今的皇上是一名明君!大明的老百姓有盼头了。

官员低着头,收回一声衰老的声音:“呃!”

千万没想到。杨守陈得了寸还要进尺。他竟又谏言道:“禀皇上。臣建议重开大小经筵。”

萧敬的脸又绿了。贰心疼弘治帝心疼的要命。

钱能亦是笑得不可:“派几个儒士去草原,就能让北虏不再南下犯境?真是大笑话。”

大病以后,王守仁就变得行事古怪。

徐瘦子诘问:“甚么线索?”

灯笼的光照亮了百户身前的空中。

客岁王守仁去南昌与江西参议诸养和之女结婚。返回余姚故乡时,船颠末广信。

通政使郑继传闻锦衣卫的常爷来了,下认识的一缩脖,觉得是来找他费事的。

傅书吏七十岁了,一口牙都掉光了。但精力矍铄,很有精力。

“常千户,你也太小巧我们翰林官的品德了。”

王华给常风报告了今后被载入哲学史的“守仁格竹”。

常风赶紧问:“这纸如何了?”

看行文,此人引经据典,文采斐然。看笔迹,工致遒劲有力。想来必然是饱读诗书的两榜进士。

常风问:“你说的是哪个儿子?该不会是宗子王守仁吧?”

把目标锁定在翰林院,差事就好办多了。翰林院的五品官只要五位:正五品学士一名;从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两位。

常风笑道:“我认不出,通政司的人或许认得出。”

“可你为何看信以后如此严峻?”

徐瘦子道:“伱又认不出一百三十多名官员们的笔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