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我是白衣少侠 > 三百一十章 「谈箜篌」(续)

三百一十章 「谈箜篌」(续)[第1页/共10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常敦明、许金元设想制作的仿唐抱箜篌,以凤首龙身为饰,下方横木为琴箱,设置一红木竹纹大梁,装有牢固底盘,也别具一格。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附近,其音箱设鄙人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感化,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象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惟菩萨伎乐所吹打器即为凤首箜篌。

张琨是沈阳音乐学院的初级尝试师,他耐久处置音乐学院的钢琴调律和维修事情,已是远近闻名的钢琴专家,他还主动参与我百姓族乐器的鼎新事情。早在1958年,他曾按照笙的发音道理,设想了一架键盘笙,音域达四个半八度,和声结果较佳,遭到音乐界的好评,并被载入《中百姓族乐器改进文集》中。1958年今后,他又与崔作新合作,共同对古筝转调题目停止研讨,颠末四代十三稿、二十年的不竭改进,终究在1978年研制胜利移柱式转调筝,1981年荣获辽宁省严峻科技服从三等奖,文明部科技服从四等奖。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汉朝卧箜篌被作为“中原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但风行于中原和南边一带,还传播到东北和朝鲜。汉朝风行这类乐器,在诗词中亦常常用到,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图片

从当代大量吹奏图象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国唐朝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曲折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附近,又常以凤首为装潢而得名,其音箱设鄙人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感化,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象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天竺乐,至宋朝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朝今后失传。

80年代初,我国研制胜利多种外型各别的小箜篌。姑苏民族乐器一厂在1980年制成雁柱箜篌的根本上,1982年又前后研制胜利两种外型分歧的小箜篌。其一是由王湘设想、蒋柏松制作的手拨式转调小箜篌,琴头雕饰凤首。此琴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其二是由张子锐设想、蒋柏松制作的小箜篌,接收当代竖箜篌的外型。这两架小箜篌,均为框架式,设有琴柱,通高115厘米、宽60厘米。共鸣箱为立体式双面琵琶形,蒙以桐木面板。上方的曲木两侧设有金属弦轴。在两侧的面板上,每条琴弦上面都支有一个柱马,可高低挪动,摆列呈雁行,故亦称雁柱,它是琴弦振动的传导体。张有摆布两排琴弦,共54条。音域A1—e3,达四个半八度。

在当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成贫乏的,并且在吹奏中还是首要的乐器之一。因为它有弦数组,不但能吹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合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抱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