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订单[第1页/共2页]
更何况,在这些密密麻麻的细节变动清单的上面,另有一封来自火线总批示官王珏将军的订单――鉴于1号坦克在柳河之战中的出色表示,新军将这类兵器的总采购数量,从1000辆进步到了整整2000辆。
有了电报这类好东西,人类通报信息的速率比之前快了无数倍。恰是在这类发明呈现以后,人类在信息上才构成了质的奔腾,也让很多方面都呈现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还没有人认识到,这类出产环节上的不同,终究培养了数十年后的一个保藏孤本――第5批次蚩尤公司出产的小窜改1号坦克,全天下只要一个博物馆里存有一辆什物。因为是贵重的当时蚩尤公司出产法度更加先进的最直观证据,被视为最贵重的一台1号坦克。
而另一方面的蚩尤公司则对军方的要求呼应的更加主动一些,他们立即对没有完工的坦克停止了细节上的点窜,然后在第6批次的坦克出产打算里,插手了很多军方提出的整改计划。
或许有人会感觉,不过就是一厘米的履带加宽罢了,用不着如此会商和纠结吧?但是在蚩尤公司另有1014工厂,以及他们背后的那些人眼中,这可不是一个小窜改。
通报返来的题目太多太多了,包含发动机的散热格栅,需求用更可靠的闭合形式;坦克车在某些过分泥泞的河边地段,会陷出来熄火;在新民防地上,叛军利用小口径火炮打穿了坦克装甲等等。
很快,蚩尤公司另有1014厂的出产打算都被会商出来了,1014厂保持现现在的1号坦克出产,在第6批次的坦克开端出产的时候,才开端变动细节。
毕竟每一辆坦克都是钱堆砌而成的,等闲的返工明显不是精确的措置体例,以是别的一名工程师从速开口,建议道:“第5批次也不要改了吧,毕竟工人们已经风俗了,冒然变动很轻易呈现产品格量题目。从第6批次小改,才是稳妥的体例吧?”
再加上这1000辆坦克每天都要磨损这些履带,耗损掉的履带成百上千,每一节上都多出一厘米,加以年代就要多耗损掉更多的本钱。一样的道理下,给每一辆坦克加装外挂行李的篮筐,为每辆坦克加厚前端的装甲,积累起来都是惊人的耗损。
“第4批次的坦克已经出产出来了,变动也来不及了。现在我们只能制定计划,对第5批次的坦克停止小范围点窜,然后对第6批次的坦克停止改进了。”一名蚩尤公司的技术卖力人对出产流程非常熟谙,开口第一个发言道。
在新民火线的战役成果还没有通报返来的时候,一部分坦克方面的题目已经摆在了1014厂的出产技术部分的办公桌上。盯着这些贵重实战测评成果的,另有来自蚩尤公司的技术职员。
终究的会商成果是,将1号坦克的履带宽度增加1厘米。一截履带只增加了那么短短的一截,却在这些工程师们中间会商了整整3个小时,都还没有一个公道的结论。终究这1厘米的长度,还是相互让步终究暂定的加宽长度,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尝试一下。
说话的是1014兵工厂国营企业的工程师,在体制内的工厂因为贫乏合作压力,以是对改革和客户要求并没有蚩尤公司那么敏感和主动。正因为如此,他说出来的建议也就比蚩尤公司更妥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