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舅甥论政[第3页/共4页]
“三个皇孙的出世是皇家大事,也是天下大事,三个皇孙百日宴那日,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会返来观礼。皇上见到齐王刘闳必然会想起已去的王夫人,再一看到齐王身材孱羸,极有能够把他留在长安。”
“据儿,你不小了。”卫青屏退摆布,语重心长道,“皇上是疼你,你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可你别忘了,你的几个弟弟也不差。
太子也在喝汤,眼睛却盯着卫青,见他神采变了,冲史瑶眨一下眼,做的很好。
太子看去,见面里有几块四四方方,肥瘦相间的肉,他觉得是牛肉,“不是牛肉?为何用猪肉?”
“殿下也看出来了,大郎和三郎聪明。”史瑶道,“他们兄弟不分伯仲,太孙只要一个。大郎和三郎都是嫡子,大郎占长,也只比三郎早出来半个时候。如果父皇立大郎为太孙,把三郎封到燕国那边,三郎不平,两兄弟极有能够兵戎相见。
“那我该抢先食哪一道?””卫青不由咽一口口水,盯着面前的菜问。
长信宫里的酒是一斤装,也就是后代的半斤,汉朝的酒又是甜酒和黄酒,太子把一斤酒喝光,史瑶也不担忧他醉酒失态。
太子挑挑眉,盯着史瑶,道,“有何私心?”
卫青近些年没进过庖厨,“那把这个焖面也写给我。陶鼎上如果没有盖,我叫家奴做一个。”
“殿下之前跟我讲过朝中大事,我也问过宫女和寺人,对皇家的事也算比较体味。”史瑶道,“刘姓诸王的权势大大减弱,可他们仍然有本身的封地,他们想弄点事出来仍然很轻易。如果他们都留在长安,府里有点风吹草动,即便殿下不晓得,也瞒不过父皇。”
“当时他那边另有几人,此中一人就说如果做成陶罐那样,烧饭时必然比陶罐快。我当时听过就忘了,厥后有一天烧饭的陶罐裂开才想到这事。我就命匠人试着打一个铁锅,做了一个多月才做好。”
卫青笑了,“这个猪排炖山薯和羊肉炖胡萝卜写给我,其他的今后再说。”
“感谢母舅提点。”卫青提到三个孩子,太子刘据就已经晓得该从哪方面动手。
卫青看一眼史瑶,转向太子,“暮年高祖天子也不想封诸侯王,诸侯王手中有兵,高祖封异姓为候,同姓为王,是不得已而为之。”
史瑶下认识看向太子。
“据儿晓得了。”卫青担忧齐王、燕王留在长安城和刘彻朝夕相处,豪情深了,刘彻能够改立太子,太子以为卫青想多了。不过卫青和史瑶有一点说得对,把敌对者放在眼皮底下,想做违逆之事恐怕也只能在梦里想想,“我会好好想想该如何和父皇说。”
“这点我晓得。”经卫青提示,太子想起来,也想到景帝期间的“七王之乱”和早几年产生的淮南王谋反。如果把这些王拘在长安,想谋反确切没有在封地轻易,“那是等他们来了,我跟父皇说把他们留在长安,还是过几日我带着三个孩子去宣室殿的时候就说?”
史瑶:“猪排骨炖山薯和羊肉炖胡萝卜是用陶鼎做的。母舅,菜需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卫青盯着史瑶,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