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大海之上,我说了算[第4页/共4页]
时候到了年底,陆离并没有返回松江府,而是在广州府城内里建了个“南海总督衙门”,坐镇南海,措置各处军务。
陆离当即命令,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全军解缆,巡查海疆,任何海船一概反对,片帆不得出海,敢抵挡者当即击沉!
徐阁老身为清流魁首,当朝首辅,家内里可就一点都不清流了。
徐阁老气得神采乌青,却又无可何如!
南边的倭寇被华亭侯从北到南打扫了一遍,撵到南海以外,底子不敢北上。从八月份开端,大明本地各州府再也没有呈现过任何一起倭患。
那好,祖宗之法就是“片帆不得出海”。这条法律必须彻完整底的严格履行。
嘉靖天子乐不成支:老子修仙如何了?老子不睬朝政如何了?国无边陲之患,民无饥荒之忧。你们谁能做到?
如许一来,大明的外洋贸易发作式大增加。
海瑞走顿时任,按照他在陆家庄学来的各种农业知识,以及在豫省推行高产农作物的经历,针对天下各省的实际环境,做了一份详细的高产农作物推行打算。
这个数据如果不是海瑞报上来的,的确没人敢信!
陆离竟敢发起“收税”?这不是在我们的饭碗里抢肉吗?
“降帆,停船。不然,全数击沉!”
一时之间,陆离就跟过街老鼠一样,大家喊打。弹劾陆离的奏章,如同雪片普通数不堪数。
除了重点开辟的湾岛基地,安排了五万倭寇俘虏和一万驻军以外,其他各处基地都只驻扎了五千驻军,安设了一万多本地各州府汇集的流民。
大明朝都是我家徐阁老说了算,你们这些丘八算个屁啊!
现在的大明朝,东海一带的外洋贸易,首要工具就是倭国。
因而,徐家构造了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大荡的驶出松江府,朝着倭国的方向扬帆出海。
在这支强大得无可抵挡的舰队面前,大明周边本地一片安宁平和,海面上再也没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