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七 电磁生命体与硅基生命体[第2页/共6页]
"仆人,这是一颗自转周期为0.00098秒的脉冲星,因为它的高速扭转,它的两极会像灯塔一样开释出高频次高强度的电磁波,这类电磁波涵盖各个波段,并且跟着脉冲星本身的自转这类电磁波会一断一续地放射,带有必然的节律。"蒂兰圣雪解释道。
我眯起眼,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光膜中心那一个直径不到三厘米的泡沫内的气象。
乃至,有几只退化最快的电磁波生命体已经懂的了将其头部退化成一个蘑菇状的撑开的伞,这个伞状的头部因为体积较大,并且由大量的胶葛态的量子对构成,因为头部伞状面积大,在通报过程中,当某个胶葛态的量子碰到了星际灰尘团而坍缩并且衰减时,这类状况会通报到远处的别的一个量子上,导致别的一个量子的波函数也坍缩,如许这只电磁波生命体就能够提早探测到火线是否有星际灰尘团或者小行星群,从而能够及时窜改本身的体积直径,这类通过捐躯一部兼顾体信息来作为探测器保存本身全数生命信息的做法,使得这些最聪明的电磁波生命体有了极强的保存合作上风。
再与此同时,蒂兰圣雪增大了空间的密度,因为宇宙时空具有更深层次的布局,时空具有普朗克标准的根基单位,而光子则在时空单位上以腾跃的体例进步,如果蒂兰圣雪将时空的根基单位之间密度加强,那么从时空球外的坐标系看来,时空球内的电磁波要颠末与时空球外的时空不异间隔时速率更慢了,当时空球内的时空密度不竭增大时,电磁波的活动看起来也会越来越慢,到最后几近是一秒钟只能够进步一厘米,而以我的肉眼,我也能够清楚非常地捕获到电磁波生命体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蒂兰圣雪调剂了一些电磁波的显现波段,我看到光膜中心的脉冲星的北极射出激烈的喇叭状电磁波,光膜上显现的电磁波是蓝紫色,我看到这段电磁波在宇宙空间中以一种螺旋圆锥的形状进步,这类生命体既没有眼睛,也没有嘴巴、手足或者尾巴,它们独一的就是一段锥形的螺旋状身材,不太像蛇,硬要说的话这类生命体的头部有点像地下钻探车的钻头,当它撞到一颗主序星的大要时,它的身材味融入主序星的电磁波中,然后颠末放大和反射后向着别的一颗恒星的方向直射而去,在这个过程中,这只电磁波生命体的电磁波频次有了必然的窜改,它垂垂地懂的了通过窜改在宇宙空间中的传播频次来减少通报耗损,从而耽误本身的寿命。
这个空间球,天然也成为了限定该电磁波生命体的鱼缸。
我略微计算了一下蒂兰圣雪所说的电磁波生命体的能够性,道:"先不谈电磁波偶尔的周期性放射产生生命体信息的能够性,单单是考虑到电磁波在宇宙中的减弱效应就会对电磁波生命体的活动范围有很大的限定。假定用波长来衡量电磁波生命体的信息量,那么一段7公分波长的讯息电磁波频是4GHz,如果一段电磁波要传到4光年的间隔,再用无线电的自在空间耗损模型公式[Lfs](dB)=32.44+20lgd(km)+20lgf(MHz)这个公式计算出自在空间中的传播丧失为500db,也就是说即便一颗恒星放射出的电磁波在四光年外被收到时的讯号只要1mw,那发射功率也高达10的47次方瓦特,而太阳每秒的反应开释能量是3.8乘以10的26次方瓦特,最后的脉冲星必必要以每秒要耗损约3乘以10的20次方个太阳的能量才气持续发射这段电磁波,那样大质量的物体早就会因为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成为黑洞,如何能够做到持续发送电磁波?除非恒星之间的间隔很短,就像半人马座ω内的一些陈腐恒星那样相距0.1光年,并且发射的波段要更小才行。但如果电磁波发送波段太小,那么这类电磁波生命体照顾的信息量必定不成能太大,是以电磁波生命体不成能成为非常初级的聪明生命体,而只能是近似于电脑病毒那样的简朴编码的信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