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想考状元莫进来[第1页/共3页]
范小刀闻言,道:“大义灭亲?如此良好的传统,你们可要好好保持啊。”
书院内,读书声朗朗,不断于耳。
这一恐吓,他倒是听话起来。
“如何?”
来人恰是日前在金陵城北碰到的大江帮少帮主段江流,今他仿佛对白衣情有独钟,风骚俶傥,风采翩翩,模样确切不错,若不是听老罗提及过他的黑汗青,也会被他的表面所利诱。
“瞎子也看出来了。我大姐乃天下最美的女子,我如果年长几岁,必定要娶大姐过门了。不过,刚才唇枪舌剑,我听出了一丝酸酸的味道。”
现在八股取士,读书只认朱子的四书五经,可李向晚底子不在乎这些,他浏览甚广,无书不读,各种思惟观点也融杂此中。
“哈哈!”
小叮当道,“我们去当阳书院。”
范小刀道,“归去奉告派你盯梢之人,没事别老盯着我,下次再抓到,可没这么客气了。”
段江流闻言一愣,“哦,当阳书院啊。”
段江流一听,六扇门?比来六扇门新来了个副总捕头,传闻姓范,莫非恰是面前此人?难怪晓得我之前犯事,这小娘子也住在六扇门的话,今后行事,就不便利了。
段江流一个马屁奉上,“你是豪杰小少侠,当为座上宾!”
段江流道,“范兄,好歹了解一场,真如此绝情?不知鄙人如何获咎你了?”
范小刀道,“先生还是想要做事的不对吗?”
李向晚又道,“贤人说,君子之道,当是不争的,不但与人无争,亦与事无争,这不代表窝囊,而是一种处世哲学,儒释道三家处世,各有分歧,儒门讲争于不争,道门讲为与有为,佛门讲舍与得,各有侧重,但此中包含的事理,却又有相通之处。”
想到那句“想考状元莫出去”,范小刀也有些明白了。
小叮当道,“我还当你甚么都能办呢!”
小叮当道,“薄礼多不好,要来也得厚礼。”
“你也上过私塾?”
小叮当道,“我去找书院。”
段江流道,“范女人谈笑了。”
范小刀道,“好了,人也见了,我们就此别过。”
“这个……”
这更激起了他的占有欲,他段江流想获得的女人,还没一个能逃得出他的手心,口中却道,“范女人,你给我整不会了!”
段江流道,“别介,那日仓促一别,鄙人没有尽地主之谊,本日不管如何,也要赏我个面子,让鄙人作东,请一下二位!”
“愿闻其详。”
一堂课下来,三人才认识到,已是中午。
李向晚旋即又报告了儒释道三家,对这三种处世之道的异同之处,存在的意义等,报告过程中,既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用实际中常见之事来作证,不会让人感觉索然有趣。
李向晚道,“本日便到这里,归去后好好温书。”
范小刀没好气道,“闭上嘴,走吧!”
“传闻段公子两年前在金陵城内犯下点事,若不出不测,现在该当在六扇门大牢中坐监才是。”
三人来到侧殿改成的书房,倒了两杯茶,给范小刀与范火舞。
范小刀问,“既然如此,当初先生又为何给太子寄出那一枚假钱?”
小叮当望着他的背影,道,“这家伙,对大姐图谋不轨啊。”
范小刀道,“我给先生带个弟子来,想入先生门下。”
几经周折,三人才找到了当阳书院。
段江流闻言,神采一变,不悦之色一闪而过,他哈哈一笑,道:“那可真曲解我了。两年前,犯事之人,不是鄙人,而是我大哥范江河,他在城内欺行霸市,无恶不作,搅得金陵百姓苦不堪言,犯下祸事以后,我们段家也无包庇之心,我爹更是大义灭亲,亲身将他押送到了大牢,为此还获得官府的嘉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