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我不是奸臣 > 第185章 名将之死

第185章 名将之死[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胜利当中,洪承畴的官位是一升再升,最后到了人臣顶峰。

跟着洪承畴和曹文诏大力围歼,陕西境内的流民军纷繁向东逃往山西,一时候山西境内的情势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被崇祯天子斥责的官员当中就有一名名叫刘令誉的御史,而这个小小御史让曹文诏差点就在暗沟里翻船。

曹文诏这位勇猛善战的良将,没有败给流民军,却中了本身人暗箭,当火线最需求他的时候,他却被调离了火线。

在边关漫漫的黄沙当中,曹文诏仿佛有些懂了。

眼看有功之臣得不到应有的犒赏,巡按御史吴甡为其不平,直接将曹文诏的功绩上书,可惜的是又被兵部尚书杨嗣昌压下,终究曹文诏还是白忙活一场。

此时耐人寻味的事情产生了,崇祯五年,朝廷借口陕西的贼寇已毁灭殆尽,不但命令让曹文诏进入山西帮忙围歼贼寇,更是号令山西、陕西的各位将领一同受曹文诏批示。

此事闹的满朝皆知,固然前期二人大要上还是仍旧,可二人暗里干系变得非常奥妙。

在曹文诏的经心极力剿匪之下,山西匪患为之一空,而后曹文诏携大胜之势率雄师再入豫平叛,一时候如秋风扫落叶普通将河南境内的流民军压得喘不过气来,可就在战局如此无益之时,一纸圣旨将曹文诏调离河南火线任大同总兵。

当然为了表示对洪承畴的支撑,崇祯将大明最能征善战的步队交到了洪承畴的手中。

此时的崇祯天子还沉浸在快速安定乱匪的胡想当中,洪承畴的这番话天然让崇祯大喜过望。

太子太保挂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三边总督兼摄陕西、河南,山西、湖广、四川五省军事的洪承畴现在正在为一事而气愤。

将军有战死疆场的勇气和忠心,可天子却没有效人不疑的度量和胸怀,或许大明王朝的结局也早已必定。

可曹文诏不晓得的是,天下上统统运气的奉送都暗中标好了代价。

洪承畴多谋善断,而曹文诏能征善战,二人在疆场之上可谓相得益彰,一时候将全部西北的闯贼杀了小我仰马翻,闯贼畏敌如虎,常常是曹文诏的大旗一亮起来,闯贼就望风而逃。

可曹文诏一打量本身头上的乌纱帽感受有点不对了,本身带着步队冲锋陷阵,可数年来还是是原地踏步,豪情这血白流了。

洪承畴的这番行动实在让人难以了解,要晓得曹文诏作为他麾下最能打的将军,不但本身压抑曹文诏的功绩,还不答应其他报酬曹文诏鸣不平。

当洪承畴翻开急报看到纸上的内容时,顿时感觉两眼发黑,最后扶着桌角方才堪堪站稳身子。

一时候曹文诏在朝野间名声大振,可不知为何,洪承畴就是压住曹文诏的军功,不准上报朝廷,最后曹文诏还是是原地踏步。

为了让曹文诏放心剿匪,崇祯帝还特地下旨奉告山西各地衙门,要求处所衙门无前提地支撑曹文诏剿匪,当崇祯得知山西有的处所官不与曹文诏合作时,他严旨责成御史弹劾纠察,重重惩罚。

崇祯四年,洪承畴接任陕西三边总督,提出“尽力剿灭”、“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政策,集合兵力快速剿除西北流民军。

有了崇祯天子的支撑,曹文诏在山西陕西的仗打得非常标致,先败流民军于盂县,追击途中,又在寿阳之东北的方山,再次大败流民军,斩杀其首级混世王,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