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姓与名,凡与仙[第1页/共3页]
-----
老者道:“那便是你姓氏出处。”
那老者神采平和,微着一笑,道“有风自扶摇,泛动而飘远。”少年晃首摸脑,听得含混,又道:“如果有风,岂不是能飞过面前高山?”
少年听得目瞪口呆,这些话若不是从老者中说出,他必定当代都不得所知,常日里头,老者故事甚多,奇谈甚异,即使风趣,却不实在。但此时,老者一派寂然,皱纹盖脸,却显得深思追思,可见绝非诳语,而是确有其事了,并且,故事中人,便是本身。
赵大爷衣衿风梭,而江边芦花飘摇,听了内心甚欢,哈哈大笑:“这等觉性,若还真十八年前,你必选神仙选中,但时过境迁,今时已不是昔日,浅显糊口须得浅显乐,终使徒然,人寿于有限,限于五行以内,循环于六道当中,爷爷年老,须得身材还盛,但已耄耋,这等日子另有几年?而你弱冠差二,能陪爷爷寿终之时,却爷爷再无百年之寿,看你年老了。”
老者笑了,道:“自古以来,一物皆有一物降,人间万物皆因果,神仙自有神仙在,此事非我等能辩论得来,不提罢了。你看清风之巅,云雾盖头,也不是我等能窥测得了,如果凡人徒步而上,尽山上野兽、毒物之凶恶不说,也得攀爬数月方能到顶,而仙家之人,御剑而去,只是斯须间罢了。”
江边荒漠,芦苇丛生,一条羊肠小道直通州里,一条长水养村夫;
赵大爷瞧得李风,神采板滞,求知欲望闪现,四周张望一番,轻声感慨:“哎...算了,讲与你听也罢,在十八年前,水牛镇人丁俱多,常有神仙来往,而那清风山之巅,便有修仙之地,每隔数年,就有神仙御剑而下,悬于虚空,目光如电,俯视众生,瞧得有好娃子,便带到山上修炼仙家之术,能修得仙家之术,乃凡人梦寐所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有娃子被瞧上,便举镇设席,欢庆达旦,持续数月。可就那晚以后,便无神仙再现,传闻清风山上已无神仙,剩下断垣残壁,尘嚣炭没。有人谈起此事,却被雷轰了,自此以后,无人敢提那事儿,都将此事抛了在脑后,或匿藏于心,哪敢再提起来。也是以事,故意俱胆怯者,举家迁徙了水牛镇。”
少年愣了半晌,心头稍为安宁,猎奇问道:“那我之姓,取于那边?”
李风听得如雷轰耳,心血彭拜,耐久不息,不由又道:“仙家之人也蒙受如此祸害,做神仙也不瞧得那里好。”
赵大爷微微一笑,唱起了儿歌来:“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要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要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典,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要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敬儿孙谁见了?”
世人都说:做人要拿得得起,放得下。但是拿久了,便有豪情了,岂能等闲放得下?
此少年叫李风,与老者孤苦长大,自懂事至今,每日与赵大爷捕鱼于长水之上,遁还家中,忙于修补鱼网,挂网晒干,早晨赵大爷教其读书、识字、算术、画画、弹奏,早出茅居晚来卧,一把破琴两人弹,糊口过得实为平常。
老者续道:“我在你襁褓当中,寻得一玉,也是你现在带的那块玉牌,我当初瞧得它玄色斑斓,光彩却奇特,其上模糊有一字,还没过量理睬,我就抱你东寻西找,却未见所亲,有人教唆我抱你还家,这是上天所赐,与我送终之子,终究我奈不过别人言语,但觉踌躇,如果你支属寻至,未见得娃儿,必然伤情;而又半日,也没见你支属,我便抵不过哺育之心,抱着襁褓遂还家中,细细研讨了一番那块黑玉,不解此字,有不敢拿给人瞧,恐怕你父母生前有仇家,厥后借了少册本翻阅,终究解了此字。”说到这里,老者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