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敲定出版[第1页/共2页]
6月15日,《明朝的那些事儿》开端在定海市以及周边都会各大图书馆发卖。
如果是民营公司,还要从具有书号的出版社买书号。
陈东说道,“能够。”
本来这类无架空、无穿越的汗青书他普通不会看的,但是现在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吸引了,猎奇之下他翻开册页。
书已翻了一半。
“逛了一天了,脚都走麻了,小婉,我们去图书馆歇息会,趁便看看比来有甚么好书看。”李文华转头对身边的黄小婉说道。
金古凉后,没出过一名武侠大师,除了仿照还是仿照,千篇一概一个套路,这一套读者早看看腻了。
风趣,逗笑,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的欲/望,能够说,这本书说胜利了一半。
一个像简历似的人物先容将朱元璋出身,背景,再用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之类的表示朱八八有个分歧凡响的将来。
“我都了叫你几遍了都没反应。”
“哈哈!”
陈东说道,“明朝的那些事儿一共有7部,给你的稿子是第一部。”
在出版界,普通来讲,作者的稿酬的范围在7/100~14/100,此中7/100是浅显作者,8/100是专业作者,12/100是韩寒一类的名流,14/100是易中天之类的作品销量火爆的。
“行。”杜文海思虑了一会儿,承诺了下来。
难怪有人从金古凉封笔,或者去世以后,武侠小说就式微了,除了武侠小说贫乏代入感的身分外,也何尝不与武侠小说的人才残落有关。
他很清楚明朝的那些事儿在原时空有多火,06年出版,脱销五年销量冲破1000万册,成为大陆汗青书的典范之一,几万块就把版权卖了,如何能够。
姓名:朱元璋别号(外号):朱重8、朱国瑞
大抵书店的老板也晓得历朝历代的野史之类的书很少丰年青人会买,以是这类书比较少,多的是网上热点的汗青文,比如月关的醉枕江山,回到明朝当王爷,三戒大师的官居一品,府天的朱家声流等等,都能够在这个书架上找到。
李文华先在安排武侠小说的书架开端找,找了十几分钟,很遗憾,大多数本身之前看过,少数几本新上架书才看开首就没兴趣看下去,千篇一概的被追杀,掉绝壁,遇奇遇,吃朱果,功力大增,出山报仇,写了十几年,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杜文海细心考虑地说道,“这类书之前没有人写过,我不晓得受不受读者的欢迎,签下这本书,我要承担很大的亏蚀压力,统统我的设法是我用钱买断这本书的版权,你看如何样。”
李文华脸上还意犹未尽的模样,嘲笑道,“对不起啊,小婉,看着看着入迷了,这本书太成心机了。”
他看汗青小说普通看的是网上的架空、穿越的汗青文,闲野史太沉重,无趣了。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归正就是要奉告你,这小我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世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呈现异光,乃至于邻居觉得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以他的处置出版行业多年的经历,他预感明朝的这些事儿会火,从一个贩子的角度上看,他必须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发点钱买下这本的出版版权无疑会让他获得更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