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灶前灶后(三)[第2页/共2页]
正如祖父所说的那样,崇塘真是文风昌隆之地。
阿芒笑道:“我也是如许说的,可那柴经济一听我在四喜巷住,就道我们家的杂物间只能堆千把斤柴火,以是先给我们送一千斤来,再给我们送两百斤柴炭,就充足我们过冬的了。我想着舒司堂说那家牙行一向承接保婴堂的柴炭,想来也不至于框我,就应了下来……”
颖娘同阿芒望着再兴,齐齐笑了起来。
三秋也有些不放心,再没人比他更体味自家老迈的脾气了,可在阿芒面前,说甚的都要给范老二争口气才是:“大事情上头,他们会有分寸的。”
纸是用裁纸刀一张一张裁好了的,羊毫看上去已经用过一段辰光了,但洗濯的非常洁净,笔头仍旧保持的很好,墨锭香味纯粹,掂在手里质地坚固,砚台摸上去还算光滑细润,已经算是相称不错的品格了。
颖娘俱都笑着应好,带着果娘将他们手头各色材质的锅碗瓢盆分门别类,有些光荣,当天范老二的那一摔,除了碎了两只土陶碗以外,其他炊具竟然俱都还算无缺,都还能用,倒是省了一大笔开消了。
范老二的目光就落在了颖娘身上,瞪圆了眼睛看着她点头应了下来,在堂屋的八仙桌前坐下,铺陈笔砚,提笔浸水,挤干入墨,一应行动行云流水,嘴巴越张越大,倒是待到颖娘收笔,才敢说话:“颖儿,你还会写字?这字好标致啊!”
范老二接了过来,倒还算明白:“放心吧,我会挑好的买的。”又斜着眼睛去看丫头:“如何,跟我上街呗!”
颖娘听了不住地点头,又道:“这时节恰是茅柴上市的时节,货足价廉,我们人多,或许要多备一些才成。”
说完对视了一眼,不待哭笑不得的阿芒说些甚的,已是背着背篓出门了。
阿芒站在门口,看了看带了糖果归还笔砚的丫头,又看了看慢悠悠地踱着步子等候丫头的范老二,总算微微松了一口气。
本事同再兴都听得云里雾里的,到底本事性子活泛一些,就猎奇道:“我只晓得有人牙子,这卖柴火的也有经济吗?”
新家的这间厨房比颖娘打小待过的作坊要小的多的多,却比观风院中的厨房要大很多的多,即便墙角砌成半月形的两眼土灶已经占有了厨房的三分之一,可新崭崭的竹碗柜、墙角蹲守着的与土灶对视的大水缸,门旁倚着的不灰木做的白泥炉子,还是俱全,并不逼仄,并且便利顺手。
三秋在一旁听得细心,又在内心默算了回账,柴每担一钱三分,炭每担四钱五分,再加脚价同佣金……有些咋舌,这那里是过日子,清楚就是过铜子儿啊!
阿芒多看了眼睛发亮的丫头一眼,不明以是,又去看颖娘:“你来写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