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为夫后悔了 > 第6章 事出意外

第6章 事出意外[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的齐府是在老宅之上扩建,为的便是宗子、次子都能随在身边。岂料嫡亲共聚不过一年半载,老太爷便放手而去,一大师子自此便供着老太太活,一则自是为孝道,二则白叟家在,底下的儿孙们都似有个主心骨,况老太太跟着老太爷在京里为官几十年,见很多,听很多,于那各府场面上的行事和暗中枢纽颇在行道,便是向来行素安闲的齐二老爷齐允康亦常在跟前儿讨主张,不全为着哄白叟说话,亦为本身这一介小官做得安然。只是在撵齐天睿事上,二老爷主张极正,掐在老太太往庙里上香寻了个由头“勃然怒起”,不待下人赶往庙里去回禀,已然将儿子扫地出门。遂背里也有人说,齐二老爷早算计好了,生米煮成熟饭,回过甚即便是本身挨了家法也徒然,且那睿小爷倔得很,老太太派人去死拖硬拽也是叫不动,亦道是:父子不亲便是仇,这一盘棋才算下完了。

老太太的病就这么一日拖着一日,眼看着出气比进气多。齐允寿每日早早守在堂屋,亲奉汤药,不敢走动,用几口粥几块点心便是一整天。莫说年过半百的身子,便是这内心头也有些撑不住。倒并非久病床前不耐,只是齐允寿应驰名儿是齐府大老爷,实则是做了一辈子的公子。自小聪明非常,十月开口,三岁识千字,六岁便在翰林院中与老学究们回嘴,世人皆叹文曲再世。齐老太爷自是最为对劲,实希冀他博览群书能博古通今,却未曾想越长大越成了书痴,毕竟读成了书虫,只认得书。当年十四岁一甲一名高中会元,先皇传闻是翰林院齐徒弟的至公子,非常赞美,本是要钦点状元委以重担,谁曾想殿试之上,齐允寿拙口笨腮、木讷不敢言,全然不如文章上的锦心绣口。先皇大失所望,惜才之心不得已,点做榜眼,放到翰林院下的书院编书。

一个榜眼,一个闲职,齐允寿算是给老父做了交代,今后鱼儿归水,只钻书堆,再未曾活着上露面。曾经是凡事倚着老父,只要有书,万事足以;老父走后,有老母亲掌家坐镇,并有二弟帮持,遂齐允寿从未曾当真为着甚么事烦恼,做过甚么主。谁曾想,二弟罹患恶疾先走一步,三弟远在他乡,现在老母亲又病危在床,真真是一桩接着一桩。

而后父子三人传了早餐,边吃边议。眼下最当紧的一是寿衣装殓,二就是摆布道场。有传道,道场器乐一起,经文广诵便阴阳相通,来索命的无常被迟延,为一口残息的人与阎王再通融几年阳寿。寿衣一事老太太早有预备,至于棺木,天佑道待他本日办差后亲身去寻,齐允寿拦了,说也交由天悦去办。天佑应下,只又叮嘱:先循例,客岁转运使韩大人家老太夫人是如何筹办,我们要更收敛,切莫逾矩。

三人正说着,就听院子里吧哒哒急仓促奔来的人声带着哭腔:“大老爷!大老爷!”齐允寿大惊,猛起家,一阵头晕脚软。天佑天悦从速扶了,便见帘子外扑进一小我,三人定睛瞧恰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双玉,天佑紧问:“出甚么事了??“

夜里齐允寿长叹短叹,不成寐,一坐就是大半宿。姨娘方氏瞧在眼中不免心疼,为他披衣奉汤,软声开解。因劝道:老太太年过古稀已是高寿,现在亦尽了人事,儿孙们只能求福。与其空坐着忧愁感喟,不如筹措身后之事,冲一冲,如果冲好了自是大师的福,如果当真不好了,亦不至手忙脚乱,弄得不好给人瞧了去,不说儿子悲伤不支,倒似不懂事、不敷尊敬。齐允寿不觉悲从中来,仿佛六合四周坍塌,哽咽难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