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督邮在此(上)[第3页/共4页]
钟繇听不下去了,故意驳他,放眼堂上没有一个联盟军。王兰是太守的亲信。韩亮品性不坏,何如性子软弱,远不及前五官椽张仲守道朴直,是个油滑的好好。这大半年来,他已经讨了很多文太守的嫌,为能留在郡朝,持续为百姓做点事,特别是为了能让文太守听进他下边将要说的话,也只得将对郭图的不满临时忍下。
在明知黄巾将起,阳翟作为郡治,必定会成为颍川黄巾军重冲要击目标的环境下,荀贞却肯不计前嫌的冒着伤害入郡么?
小吏在堂外阶前扯住他,叫他先把冠带、衣上的积雪打掉。他那里等得及?随便拍了两拍,挣开小吏的手,三两步跨过台阶,仓促入堂。
钟繇重视到他眼神茫然,也不知把这奏记看出来了没有。
……
太守坐守一郡,乃是剖符之臣,上马管军,上马管民,两千石的大吏,不是人都能见的。一个小小的廷椽,品秩不过百石,近似如许的官,颍川没有二三百,也有一二百,凭求见太守?
落雪天寒,文太守五十多岁了,年事大,又肥大,怕冷,叮咛小吏把火盆里的炭火升得旺点,抿了口温汤,去些寒意,又把衣衫裹得紧了些,这才随口问道何事?说来。”
堂上的一片沉默中,钟繇最早规复,接过胡勉的奏记,呈给文太守。
他伏在地上,把奏记高举了好一会儿,双臂都酸麻了,还没有人来拿。他赶了小半夜的路,风寒交煎,体力早就不支,实在强撑不住,偷眼向堂上看。文太守呆若木鸡。五官椽韩亮一脸惊惧。主簿王兰张大了嘴,刚才“上官”的傲气不翼而飞。计吏郭图的脸上阴晴不定。
“本日明府升堂,下吏等自该早来。”
文太守颤抖动手,拿起笔就往纸上写,写了好几个字才想起来笔上尚未蘸墨。王兰还没把墨磨好。他把笔丢下,催促王兰快点,快点。”
主簿王兰见文太守不快,即呵叱这个小吏道本日府君升堂,郡府诸曹的曹椽都在等着府君召见。一个颍阴的廷椽掺乱?问他有事儿,打发去该去的曹院办理就是。”
文太守蹙眉不乐,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事儿,我们不是议过了么?天下诸州郡县,到处都是承平道的信徒。一个张角反乱,并不代表天下统统承平道的信徒都要反乱。承平道信众成千上万,莫非个个都是反贼么?《承平清领经》我也看过,都是导人向善,教人忠孝的!客岁大旱,我斋戒沐浴,焚香向天朗读《孝经》,终乞来今春大雪!我如此爱民,百姓岂无回报?我想,他们毫不会不会起兵反乱,使我难堪的。
“谁?”
“陈牛昨夜聚众欲反,这申明到目前为止,承平道还只是在筹办阶段,没有正式造反。这对我们来讲是无益的。图请府君马上命令点兵,遣一果断刚勇之人,顿时去捕拿波才、波连!波才、波连者,本郡承平道渠帅是也。只要拿下了他两人,纵有承平道的余党存留,料也难为大患,能够安闲捕之了。此其一。”
“何事?”
……
“……,荀贞?”
他细心想过后,感觉钟繇说得没有。只凭荀贞能“提早承平道意欲谋反,早早地就请太守府收捕波才、波连”和“波才、波连亦深惧之,深夜遣人行刺”,就足能证明此人确切是个“人才”了。或许,安定本郡承平道还真是非荀贞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