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获名[第1页/共2页]
贰心道:“十年哑忍,鸣於目前。”
出颍阴、来繁阳,他殚精竭虑、经心极力,把本身的各种情感都压抑下来,对表面示出一个温文尔雅、爱民导善的形象,终於垂垂打响了名声,使得本身的作为先从乡里传入县中,令县君闻听;接着又抓住机遇进一步阐扬,使本身的“诗歌”又从县中传出县外,令村夫闻知。
前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被朝廷夺职后写了一首诗,内有两句:“田彼南山,荒秽不治”。宣帝以为他这是在讽刺朝政“荒秽”,因命令诛之。
……
……
他知的后事就是:黄巾即将起事,天下就要大乱。且不说他会不会是以开罪,就算是以开罪了,归正天下就要大乱,也没大不了的,完整能够临时先逃亡江湖,而一旦事情真的生长到这个境地,他不得不逃亡江湖了,虽要受几年苦,可收成的名誉却必是庞大的!——张俭、何顒诸辈,哪一个不是越被朝廷通缉,在士林中的名声反而越大?而只要有了名声,便黄巾起事又如何?这天下那边去不得?
……
歇息了两天后,对里民们手搏、刀剑、射箭诸术的练习正式开端。
又有人叫道:“‘宁为鸡口,有为牛后’!”
陪坐在荀贞身侧的许仲悄悄咳嗽了一声,诸人反应过来,忙都噤声杜口,规端方矩地坐回席上。荀贞哈哈一笑,拍了拍许仲的手,说道:“都是自家人,何必拘束?”
许仲离席拜倒,说道:“今我辈就食亭舍,君即仆人。尊卑之礼不成以废。”
是 由】.
.繁谭、繁尚兄弟偷偷溜进荀贞的屋中时,荀贞正与许仲在阁房中秉烛下棋。外边的门没关,他俩出去的----稍开,有机遇入仕了,他自忖在经学方面虽仍然远不如荀彧诸人,却也略有所得,充足利用,并且也已“加冠成年”,遂决意“出山”,但又辞县吏不就,出人料想地请为亭长。
本朝桓帝时,白马令李云“忧国之危”,借“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之机,“露布上书”,抨击外戚、寺人弄权,劝谏桓帝励精图治,不然就是“帝欲不谛”,因言辞刻薄,又因是“露布”,也就是公开上书,划一公开攻讦了桓帝,导致桓帝大怒,引来了杀身之祸,死在狱中。
江禽等人没听懂,面面相觑。江禽说道:“禽等愚笨,愿听荀君开解。”
借《短歌行》,已得县中士子赞誉;通过许仲,又得乡野轻侠服膺,贰表情不错,谈兴甚浓,连连劝酒。一席酒直饮到夜深,方才尽欢而散。
不是因为他有胆气、不怕死,而是因为他知后事、有底气。
杨恽是前朝之事,倒也罢了,李云案产生在三十年前,距今不远。
div lign="ener">
汉制虽较前秦宽松,可两汉间臣子以文生祸、因言开罪的例子不是没有。
这几句话太对许仲、江禽、高甲、高丙、大小苏兄弟等等这些游侠的脾气了。一如《短歌行》说到了士子们的心上一样,这几句话也正挠到了他们的痒处!两三本性子暴躁的,欢乐鼓励,各按刀剑,倾身高叫:“荀君所言甚是!‘丈夫八尺之躯,宁微而鸣,不大而默’!”
听了江禽的话,荀贞笑道:“这首《短歌行》只是我有感而发罢了。”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大丈夫不平则鸣,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诸君,总有人问我为甚么不去做百石吏,却来当一个小小的亭长?这就是我不为县吏、而自请为亭长的启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