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顽贼 > 第四十七章 酒铺

第四十七章 酒铺[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耀就过分了,也许是一向挎刀感到怠倦,干脆将腰间革带解了,连同刘承宗的腰刀一起搁在柜台上,吓得本来在铺子里站柜喝酒的穷汉都跑到外头,俩人占着偌大柜台,叫掌柜的不敢怒也不敢言。

刘承宗晓得那些银子,都是从白鹰子那夺来的,不过即便那些钱来路轻易,还是让他沉吟道:“很多,现在府城银钱换价是多少?”

承运闻言接连点头,道:“哥你是不晓得,你进衙门的工夫,我把西城北街跑遍了。”

-

西北银价高,税吏不收铜钱只要白银,农家不产白银,故而只如果从西北往东南跑的商贾,都有兑换白银的副业,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掌柜的不敢言,但初生牛犊的温酒小二敢言,才刚抱怨两句就被掌柜扇了个大嘴巴,打发到内里去,掌柜本身点头哈腰的给曹耀赔不是。

不过转头的刘承宗却发明,乞丐里头有小我身上穿的衣服很眼熟。

“本日出城晚了,跟张书办商定明日一早有衙役带咱去城外挑流民。”说着刘承宗见承运冷得直顿脚,问道:“你一向在外甲等我?”

倒是安插陈列、野生用度等养房破钞常常比租房本钱大很多。

酒也不贵,一壶只要三十钱。

说这话时,承运很有对劲之色,挑起眉毛:“都是这些年学的,若平常给上三分银就够让门子跑腿通报,买田是干系宗族生存的大事,多给七分是为不让他好事。”

买房就像买地,都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在明朝法律中这两件事属于担当遗产,要求问遍四邻。

如当代道事情,商路难走,按事理银价本该稍稍回落,可稍有财产的富户又有了避险的需求,代价高、重量轻、易照顾的白银黄金又成了别人不肯脱手的宝贝,代价反倒比畴前堆得还高。

肤施城背靠清冷山,又有东川、西川两条河道颠末,环境比北方诸县不知好了多少,水灾对这里影响少之又少,即便南边北边都乱成一锅粥,城里仍旧衣食无忧。

明朝酒铺客店大抵分旅店、直酒铺、堆栈和庵店四种。

二人说着,就走到了望塔楼,远远就瞧见直酒铺子里曹耀与鲁斌倚着柜台端酒自斟,酒是温热的甜稠酒,这类酒在府城外的乡间,百姓凡是在过年用余粮由各家婆姨酿一点,非常好喝。

银钱兑价参考崇祯二年西安府三原县兑银代价。

一钱白银代价并不夸大,但仍然很多,大明占最大构成部分的平凡人家,凡是三口之家年支出不过八两到四十两之间。

县衙外天气渐暗。

注:

见刘承宗出来,等待在外的承运小跑迎来,满脸喜庆问道:“哥,如何样?”

“闰四月二十四日,使银七十四两零八分,换钱六万九千二百七十一文”——《忠统日录》

说着,他转手指着不远处的街角道:“官房都没了,稍房也订不上,那家望塔楼的掌柜是我岳父干儿,这才腾出间通铺,眼下曹大哥他们正在劈面直酒铺子吃酒,夜里不必往别处去,就在那睡。”

稍房也可称作陋室,既为浅显房间;至于通铺,是最劣等的客房,不过有床板供人睡觉罢了。

“你进县衙后,我几个筹议彻夜赶路不免露宿郊野,不如在城内寻个住处,哪知迩来城外各处招贼,南来北往商家不敢上路,都在城里住着,把西城堆栈能住的客房都订上了,就连庵店都没了空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