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户籍[第2页/共2页]
承运摇着头推出小二,道:“不晓得啊,这事谁能说准,如许,哥哥们稍后就在这安息,有事喊堆栈伴计,他这也没个端庄名,叫李生行、叫六娃也行。”
在这个年代混入人群并不轻易,虽无后代联网查验等先进技术手腕,但人丁活动极缓,村落住民世代熟悉,进个陌生人统统人都会晓得。
经历萨尔浒大败的老贼此时呼吸粗重,竟可贵暴露些微迟疑,抿嘴道:“能不能给我们,我是说情愿上籍的弟兄,在长平里刘家庄上个籍?民籍。”
“咱不急在明日就把这事办了,也不好办,我想比及夏天,到时一收税,必定有逃籍百姓,流民又多起来,再找他就说地里来了流民嘛,是不是好办一点?”
“诶,狮子,你此次见那张书办如何样?”
但在前身为老庙庄的长平里刘家庄,这事很轻易,活人所剩无几,冒籍是死无对证,户帖安闲里中、县中户房亦有备份,中间可供操纵的空间很大。
粮价高能接管,别管贵三成、贵五成,可现在是灾年,攥着粮食的人都不肯把粮往外卖,市场上只要代价没有货色。
刘承宗千想万想,没想过曹耀说的竟是这个,一时候怔住乃至忘了回应。
“现在别人逃籍还来不及呢,你要上籍,别说县衙户房,在老庙庄冒个死人籍都行。”
说出个端庄人家,曹耀本身都乐得直拍腿,对刘承宗道:“这窑也有点好处,不怕别人闻声咱说话。”
本想寻个地儿坐着,可这屋里就一张大炕,心说店主还没坐下本身就坐下不太好,就在屋里站着等他俩坐下。
闻声俩人提及承运,鲁斌这才找到插嘴的机遇,挨着刘承宗这边坐下道:“承运进堆栈就没跟小二走,独自去柜台寻掌柜了。”
“挺好的,如何了?”
“想想,咋赡养官府分摊的二十七户流民?”
“我去趟咱家铺子,官府正调集商贾往南买粮,咱也跟赁铺掌柜说一声,如果南边耀州的商贾来了,叫他派人去黑龙山上报个信。”
不待他细问,望塔楼的后院里已传出承运高叫:“水来喽!”
但出粮前从哪弄赡养人的粮食,则是个不大不小的困难。
刘承宗笑道:“管他渭北下雨不下雨,那是老天爷的事,左挂子吃了败仗仨月不闹腾,商路通了总归功德,诶……承运啊,他们会往府城贩粮食么?西安府可比陕北繁华多了。”
别看承运年龄不大,雷厉流行的干劲却很足,边说话边朝几人抱拳,从腰间摸出几钱碎银交给小二,叮咛他出去给几人买来夜晚吃食与马草料,这就扭头往外走,边走边道:“不可就等南边商贾来了,先让掌柜代咱买粮,哥我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