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战(三)[第2页/共4页]
马队作战,即便是冲锋陷阵,也不是无脑一窝蜂冲上去,而是要分批、分队,有次序,有阵型,哪怕是疏松的队形。需求时,战骑、陷骑、游骑的角色要变更,即唐朝兵法中非常风行的正奇窜改。
穿越以来在军中厮混多年,却也没见过如此大的场面。两边尚未接战时,天德军尚余的八百多骑曾经成建制突击过朔州军本阵,不过不是真冲,而是以恐吓、袭扰为主,让他们没有歇息的时候,体力上吃点亏。袭扰结束后,与朔州军马队小小比武了一下,然后各返本阵,等候下一次反击。
“嗖!嗖!”邵立德持续开弓射击,瞄都不瞄,只凭感受就射倒了两名薛志勤的亲兵。是的,他比较鸡贼,直接找代价最大的目标进犯,不过薛志勤作为主将,当然有亲兵搏命保护。他们常日里吃香喝辣的,还常常拿犒赏,出了甚么事主将也帮他们兜着,有这超额报酬,疆场上天然要拿命来还。
战前与宋乐闲谈时,听他讲了隋末唐军与宋须生交兵的故事。大业十三年的霍邑之战,李渊与李建成所率步兵主力与宋须生三万人马对上,甫一交兵,唐军作战倒霉,前军溃败,李建成落马,幸被部下搏命救起。宋须生顺势策动猛攻,李世民厥后回想,“义军少却”,“高祖(李渊)变色”,“几败大事”。关头时候是他亲率精锐马队从南原奔驰而下,持续突击宋须生部亏弱的后阵,加上宋须生本身犯了弊端,太心急,想一鼓作气击溃唐军,对火线没有投注精力,这才被李世民得逞,隋军大败。
而对峙,对朔州军而言必定不是甚么功德。天德军的右翼正在侧击他们的后阵,如果不能尽快处理此中军,此战危矣!薛志勤也是个当机立断的人,在又察看了一会,发明始终冲不动天德军大阵后,便命令挥旗,同时也派人传令,让前阵退下来。
“《孙子》曰:‘活力锐,昼气惰,老气归。薛志勤恃勇轻进,连战不退,都将此时用兵,得‘击其惰归’之精华。本使深受朝廷大恩,值此诛贼良机,焉能旁观坐视!”说罢,丘维道很硬气地推开了挡在他面前的大盾,固然面色惨白,但仍旧果断地走上前去:“邵、关二位队头,所部归郝都将批示,不消管本使。”
但两军正在交兵,撤退谈何轻易?很自但是然地,朔州军锋矢尖端的撤退变成了败退。幸亏他们老兵多,晓得今后阵中间的空地走,阵与阵之间间隔二十步,本来就是特地留出来的通道。不过也有部分拎不清的,如无头苍蝇般回身就跑,成果不出不测都被后阵射来的箭矢给杀了。
正面作战的天德军中军前阵士气大振,本来已经有所摆荡的他们又重新燃起了信心。在军官的批示下,军士们没有盲目前冲抢功,而是保持着根基的队形,快速挤压着崩溃的朔州军,轻松收割着战果。
《孟德新书》云:“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
郝振威的这股亲军还是很精锐的,而邵立德常日里也非常重视兵士们的行列练习,是以打击纵队的行军速率很快,队形也保持得相对完整。唯关开闰队士卒规律较差,练习也不敷,与丘维道一起落在了前面,不过也没干系了,不差他们这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