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秋风扫落叶[第2页/共3页]
“你说,此次折嗣伦连岚州都不肯留,直接南下石州平乱,成算多少?”邵立德问道。
面见察看使李劭后,一行人又等了一天,直到合河津那边的麟州兵全数渡河结束,这才整军分开了合河县城,沿着蔚汾河谷进步,目标则是岚州理所宜芳县。
“我也是这么以为的。”邵立德点了点头,附和志:“折嗣伦如此主动,颇堪玩味啊。鲜卑出身,党项大族,值此振武军之乱,折家是想立下军功,好让朝廷承认他们麟州土霸王的身份呢。就是不晓得现在夏绥镇是个甚么景象,胡常侍还能不能掌控住局面。”
“好,好,有这份心就好。”丘维道满面笑容,说道:“事涉奥妙,邵副将莫要出去张扬。再者,面前之事亦要做好,不在代北立下功绩,移镇河中之事倒是想也休想。”
“监军院的那两位小使,是丘使君从长安带过来的,传闻是家仆,一向帮他办理这类私事,外人没法插手。”
“副将,实在没甚么值得一提的。监军院有人说,比来丘使君与长安的手札来往多了些。”任遇吉答复道。
“要不,找杨亮来问问?我记得他是麟州杨家后辈。”
“如果移镇河中当监军,邵副将觉得如何?”
过了蔚汾关,离岚州城(即宜芳县)另有约110里,有官道直通,并不难走。一起上他们还碰到了很多乱兵,邵立德直接命令将其强编参军,不从的当场剿杀。说实话,乱兵们宣泄了这么久,也差未几了,脑筋复苏的都晓得这时候再不见好就收,只要死路一条,是以根基上都很顺服,没做太多抵当。
巡查结束后,邵立德按例到监军身边刷脸。彼时丘维道方才写完一封信,细心封好后,交给一名小吏带了出去。
郝振威此时就在岚州,看模样住得挺舒畅,也不筹算转动了。三月初五,在听闻河东察看使李劭到达后,他还是清算了下仪容,亲身出门驱逐。这就是会做人,小镇弱藩出身嘛,对朝廷比较畏敬,惊骇本身的功劳被行营的那帮耍笔杆子的文官给“漂没”了。老子还要换个大镇当节帅呢,此番征讨李国昌父子,空出来的位置可太多了,光昭义一镇,顺次就死了曹翔、李钧两位节帅。前阵子闹过兵乱的河中镇,将来要平灭的大同镇,节度使大位空缺的振武军,以及不遵朝廷号令,推三阻四的夏绥镇,都是不错的挑选。
“我和老卢他们都不太想归去。他本是武昌军的人,我是淮南镇的,流配到丰州参军,有家难回,还不如在外头搏个出息。”任遇吉毫不避讳地说道。
唉,可真是伤脑筋哦。孙霸给本身先容的美差,也确切是美差。丘维道将本身倚为亲信,那确切也是正视。本身想要更多的自主权,乃至跳出去自主流派,是不是有些不讲知己了?跟在监军身边,像之前中陵水之战需求亲身上阵搏杀的机遇实在是很少的,而不冒风险搏杀,就没有捞取军功的机遇,没有军功,焉能上位?像现在这般随波逐流,当个小军头,等哪天别人都当大将、节度使了,本身还不得凭借在他们羽翼下,做一个随时会被捐躯的弃子?李仁军之事,殷鉴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