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缓冲期[第3页/共3页]
这让孙万林只能把目光投向日本人,几次写信问刘奇,日本人承诺的火枪呢?
反观满清朝廷一边,一次大胜,足以让慈禧和光绪神采有光,天子大婚恰是进入倒计时阶段,现在不宜有战事,加上翁同和也窜改了些观点,以为山东匪患和河南水患是相辅相成的,得先处理黄河的事情,吴大澂就任河道总督以后,雷厉流行,河工、物质早已筹办安妥,就等夏季枯水,一举处理河南黄河水患,这类环境下,清流派也支撑临时不要开战端。
幸亏这个年代,除了人的用度,甚么扶植投资几近不消考虑,刘奇又不像洪、杨那样,修皇宫、王府甚么的,这支出也就少很多。
两边的联盟本就不紧密,满是好处为桥,范舒见不得刘奇日趋强大,也有很多诽谤之言,总之,在东昌府乱战以后,破虏军和镇国军正走向分裂的边沿,共同对于清兵已经是不复存在了。
那荒尾精还假惺惺的让人带来一份手札,找了一堆来由,甚么胶澳没有大船埠,船舶停靠不便了,甚么配套的一些机器和弹药还未造好了等等,总之,不来会晤。
也算老天帮手,这一年,刘奇治下各县粮食多歉收,处理了他最担忧的吃的题目,有吃的,百姓就安稳,那些从河南来的流民也安稳,感激之余,更是给破虏军进献了很多兵源。
独一让孙万林忧心的,还是火枪,山东机器制造公司改头换面以后,火枪弹丸是题目不大的,但仿造火枪仍然有些吃力,包志青等人的插手,能够处理技术上的一些题目,但处理不了机器匮乏的题目。
采取新银元计算征收的税款的成果还未出来,不过就开端把握的环境看,三百万两大清官银是有的,加上刘奇向两淮各地发卖的私盐,四百万两可算保底。
考虑到卫汝贵并不平气,叶志超干脆让他以分统身份,带领本部兵马,以及曾经的嵩武军残部和广武军残部,驻守聊城,护住本身的在河防一线的缝隙,也模糊和掖县兵马照应。
刘奇那这个一点体例都没有,总不能划划子去日本,诘责日本人吧?他独一能联络的,只要留在泰安的日本人,只不过,那些是小喽啰,问不出个以是然来。
虽说孔令贻分开时并未明言他支撑刘奇,但从他在泰安第一女子书院的露面考查中,就已经流露了充足的信号,泰安第一女子书院,能够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公办的女子书院,就读学子二百多人,因女子读四书五经无用,书院以新学为主,国粹中倒以诗词歌赋为多,衍圣公来此,明显是表达他不反对新学。
大户人家心存疑虑,只是现如当代道不一样了,刘奇掌控两府,也一年多,难管的大户要么跑了,要么被刘奇清算了,剩下的,就算想抵当,也是不敢明着来。